【四川经济网1月5日】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由江南大学和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浓香型白酒酿造系统特征微生物新种研究及其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在浓香型白酒酿造特征微生物新种、代谢机制和互作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进一步扩大推广与应用。
鉴定专家委员会由广东省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主任程池,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李越中,中山大学教授、国际原核生物分类学委员会(ICSP)国际委员李文均,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徐健,以及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建峰等微生物及酿酒产业领域专家分别担任鉴定会委员。
该项目在窖泥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厌氧菌靶向分离技术,从优质窖泥中分离得到优势己酸菌JNU-WLY1368为代表的窖泥优势己酸菌菌株,采用多相分类学,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命名为Caproicibacterium lactatifermentans(中文译名:解乳酸己小杆菌),该新物种名称已在国际上进行生效发表(validly published)。窖泥优势己酸菌的发现与命名,破解了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气物质来源之谜。解乳酸己小杆菌及其培养技术和检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窖泥养护、窖泥培育和窖泥质量检测。该项目还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揭示了解乳酸己小杆菌对多碳源、高酸度的白酒酿造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为提升窖泥微生态质量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项目还建立了专性蛋白质利用窖泥厌氧菌的分离纯化技术,解决了窖泥拟杆菌纲微生物难于纯培养的问题,分离得到JNU-WLY501菌株,该菌具有专性利用蛋白质生长并产丙酸的特性,被命名为Proteiniphilum propionicum(中文译名:丙酸嗜蛋白菌),并进行生效发表。上述成果应用于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生产过程,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次微生物新种研究及其应用取得国际领先评价,是五粮液长期专注于白酒微生物发酵机理研究,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行业龙头和中国白酒行业最先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领域的企业之一,五粮液始终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围绕高水平研发下功夫,在坚持古法酿造技艺的同时,坚持用现代科技助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用科学更好地解读传统工艺,以科研培育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行业创新制高点,引领行业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五粮液组建了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矩阵平台,先后设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固态发酵白酒酿造工程研究中心、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白酒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白酒风味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已达16个、省级创新平台已达28个,承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20项,并通过柔性引进、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建立了一支由院士、知名专家等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2022年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的通知》显示,五粮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82.3分位列酒类行业第一。
特别是在白酒酿造微生物及代谢机理研究方面,五粮液通过与江南大学、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合作,与江南大学联合成立“微生物组学与生态发酵技术”协同创新实验室,深入开展白酒酿造菌群发酵机制、浓香型白酒核心微生物群解析等多项重要前沿研究,在包包曲微生物研究、白酒风味研究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了《单粮与多粮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酒醅微生物结构和代谢特征解析》《己酸菌的生态适应性促成其在厌氧发酵系统中占优势地位》等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为提升五粮液名酒率、白酒产业科研水平、白酒酿造现代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于:四川经济网https://www.scjjrb.com/index.s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scjjrb.com/2023/01/05/9934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