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3月15日】3月12日,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从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益生菌放入培养皿中培养。“益生菌很脆弱,每一个菌种都有自己的‘脾气’,对温度、氧气、营养物质等情况有着不同的要求。”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翟齐啸教授告诉《科技周刊》记者。
翟齐啸所在的江南大学“益生菌科学与技术”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领衔。二十多年来,这个科研团队发掘与整理益生菌资源,建立益生菌菌种库,开展一系列科技攻关。
陈卫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学研究,是我国最早一批益生菌研究者之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肠道菌群结构不同于西方人,必须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肠道菌群结构的大数据来研发适合中国人的益生菌。”陈卫说,“加速开发中国人自己的益生菌”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如今,益生菌的健康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益生菌产业甚至被定义为食品工业创新发展的“增速引擎”。那么,一个益生菌从分离到被运用于食品工业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每一个功能益生菌的问世都非易事。”翟齐啸说,团队会定期前往新疆、四川、重庆、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收集当地的发酵食品及健康人体肠道样本。之后,大家要从样本中分离出菌株,再围绕益生菌生理代谢及功能机制等开展研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种。“一个菌株的研究,从遗传背景到生理生化特性再到益生作用,时间短的2年,长的要4至8年。从体外实验到采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评价功能,再到临床试验验证在人体的益生功效,一个优良菌株的开发成本可能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如今,江南大学益生菌菌种库中共保存了2.5万多株菌种,覆盖人体粪便、传统发酵食品、土壤、水等各种来源。其中拥有专利及申请专利的益生菌有200多株,种质资源覆盖了可用于食品菌种目录上的所有菌种。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益生菌菌种已经授权光明乳业、葵花药业、德国拜耳等乳品、功能食品、药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益生菌从发掘到产业化应用,是江南大学产学研深化合作的缩影。陈卫表示:“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一定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争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努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高校如何产出更多“值得转”的高质量科技成果,又如何让科技成果“好转化”?“我们让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大学里,加深实验室与企业的联系,既可以使企业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也让实验室掌握产业的最新动向。”陈卫表示。在江南大学2.2万平方米的协同创新大楼里,17家企业的创新实验室已经入驻。去年11月,首个亿元级专利转化项目也已经签署落地。“如此一来,我们将创新链、培养链与产业链、需求链对接,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造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
坐落于物联网发展高地无锡,江南大学与这座江南城市彼此赋能,携手共进。陈卫表示,针对无锡市重点企业和科技需求,江南大学进一步强化校地共建合作的双向协同,构建了以学校大食品学科为引领,以纺织、设计等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以物联网、机械、化工等其他学科为补充的“1+2+N”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们希望将这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红利从无锡扩大到苏南、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
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3/15/node_1.html
原文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3/15/node_12.html#content_117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