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无锡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让49岁的他重生!

发布日期:2024-02-27  来源:扬子晚报网   通讯员 谢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资料来源 扬子晚报网

【扬子晚报网2月27日】经过98天的精心治疗,无锡首例“人工心脏” 植入手术患者于2月26日下午顺利从重症医学科转入普通病房。这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在终末期心脏疾病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对无锡未来心脏移植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

保守治疗后,心衰病情危重


年仅49岁的朱先生,四年前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全心扩大、心力衰竭,去年医生建议其进行心脏移植术,朱先生考虑到自己还年轻,且心脏供体难以获得,因此决定采用抗心衰药物保守治疗。

2023年11月20日凌晨,朱先生突发呼吸困难伴咯血,家人立即拨打120,将其紧急送至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时朱先生口唇青紫,已处于休克状态,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虽使用了大剂量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以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的病情依然持续进展。急诊医生当机立断,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冶疗。

ECMO无法撤机 “人工心脏”成救星

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引起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又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对于朱先生来说,他的心脏功能已无法靠药物或常规治疗来改善,极度的低血压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猝死风险。在与家属交待病情并进行反复讨论后,重症医学科立即启动体外生命支持团队为朱先生实施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进行循环辅助治疗,并行床边血滤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ECMO运行后,经过五天的综合治疗,朱先生的循环和呼吸逐渐稳住了,强心药物逐渐减量,并且拔掉气管插管可以自主呼吸了。但动态心超显示,朱先生自身的心脏功能却仍然非常差,ECMO撤机风险很大,随时有出现心脏停跳的风险,而长程的ECMO治疗,朱先生则有可能发生血细胞破坏、血小板下降、出血、感染、肾衰加重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怎么办?

医院医务处组织多次MDT联合会诊。经反复会诊、讨论,MDT团队认为对于朱先生的疾病来说,心脏移植是最佳方式,但心脏供体短缺,朱先生目前没有心脏移植的机会,通过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系统,即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以挽救生命的途径。

记者了解到,“人工心脏”是模拟心脏运行功能,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部分构成。与心脏移植不同,“人工心脏”移植不需要摘除患者原有的心脏,实际上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器泵”,相当于一个“长程的ECMO”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多科协作 患者生命重启

这是无锡第1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风险又如此巨大,医院高度重视,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相关科室严阵以待。

2023年11月28日,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科、胸心外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紧密配合,手术如期开展。建立人工心脏囊袋、建立体外循环、三尖瓣成形、左心室植入泵头、吻合人工心脏的血管与患者自体升主动脉……每一步,手术团队都走得细心又谨慎,最终历时4个小时成功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体外循环机顺利停机撤除,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手术成功。

精心施治 术后重获“心”生

手术只是植入后成功的第一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后面。围手术期病人发生的一系列病情变化随时威胁着朱先生的生命,还需要一道道闯关,“肺动脉高压,持续的肾功能衰竭,出血,脑梗塞,肝功能不全,截瘫,胃瘫、危重症相关肌无力,感染……”重症医学科团队制定了精准的个体化监测、评估、治疗和护理方案。同时与心脏外科、超声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密切合作,加强心包积液引流改善心脏功能、伤口管理、早期重症康复治疗等,伴随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在医疗专家和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下,患者由床上的简单肢体活动慢慢地过渡到能够下床走动,小便也终于恢复,经过将近100天的精心照护,朱先生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心功能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本文来源:扬子晚报网https://www.yangtse.com/

原文链接: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3587215.html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