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如何让道理“行走起来”乃至“奔跑起来”

发布日期:2024-11-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整理
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11月24日】青年最了解青年。如果能够用他们习惯的“小”叙事,引起共鸣,大家自然就愿意坐下来听老师们讲“大”道理。“小”叙事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大”世界而应该具有的一种整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在复杂中找到线索,在混沌中发现价值,在现实中构筑理想信念的高地。

唐忠宝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者按

当00后成为校园的主体,思政课堂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圈粉”更多青年学生?近日,本报约请了3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思政课教师,聊聊当前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创新。

■主持人:

许子威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对话嘉宾:

周荣方 党的二十大代表、2022年全国“最美教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段蕾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唐忠宝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持人:越来越多教师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创新思政课,比如,社会实践、翻转课堂、脱口秀,您如何看待这些创新形式?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究竟哪个更重要?

周荣方:一位前辈曾告诉我:“讲思政课,跟着内容‘走’的表情是最真实、最有吸引力的!”内容是根本,但是表情是最先被看到的“形式”。所以我上课总是从内容中找到最触动情绪的元素,直接表达出来,让真实触动人心。

在与高中生、大学生交流时,我观察到他们总会问到一些现实中的困惑:“思政课可以解决我实验室里的难题吗”“别人不喜欢我怎么办”“人际关系和学习哪个更重要”“高考与前途挂钩吗”“为什么要读书”“我总是在内耗怎么办”“梦想究竟有什么用”等。

在我与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李艳丽一起创新的“原生态对话会”中,我们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共同面对学生们的这些问题。一个个真心的困惑从孩子们成长的“背包”中冒出来,也在颠覆着我们对这代年轻人的认知——原来,高中生已经在成长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引导方向,大学生要在各行各业的联系中明确责任,而曾经我以为是“内容”的一次简单提问,现在却成了我读懂他们内心世界的“形式”。当然,这一场场“原生态对话会”带给我们的还有答疑解惑后的表情:释然、开怀、思考、热泪等。学生们对我说,“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人”“心中有目标、有信念才能找到独一无二的自己”“用快乐面对生活”“思政课太酷了”……这个时候,我们以为的“形式”激发着“内容”的魔力!

每个人都可以面对青年的问题,从自己成长的“背包”中拿出一个个不同的答案。我突然发现,原来“道理”不是死板的、无趣的,而是可以让人欢乐、让人解渴、让人惊喜的;我也意识到,学生的思考是“内容”,但也是思政课教师让“道理”走进他们内心的“形式”。

新时代是一个奔跑的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道理“行走起来”,乃至“奔跑起来”。这时,“内容与形式谁更重要”这个事情就不再纠结,大家会侧重思考“如何搭配”更合适。

段 蕾:首先,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内容都是灵魂所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为王”。特别是对于旨在培养青年一代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政课而言,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积极向上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教学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紧跟时代步伐。

在保证内容选择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基础上,还需要紧密联系实际,尤其是围绕青少年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天边事情和身边事情结合,将宏大局势与微观个体结合,让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于心。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国内外热点事件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或是邀请行业专家分享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观。换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始终坚持“守正”,即牢牢抓住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效供给这个根本点不动摇。这是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形式对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体现在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比如,通过制作微视频、开设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则能够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VR仿真虚拟教学体验室”,研制了精准扶贫实践教学虚拟仿真系统等项目,让脱贫攻坚的意义可知、可感。此外,线上论坛、社交媒体平台也为师生之间搭建起了沟通桥梁,促进了思想碰撞与交流。同时,实践教学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的突出优势是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对接。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将科技小院作为实践教育基地,1万余名农大青年走进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主持人:在当下的思政课教学环境中,学生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思政课教师如何在保证课堂理论深度的同时,有效吸引学生?

唐忠宝:按照一些学生的说法,当代年轻人重视的事情,要么“有用”,要么“好玩”;要么“有趣味”,要么“有品位”。比如,大学里的高数课、物理课以及专业课,属于“有用”但不“好玩”;网络游戏、短视频、综艺节目等,属于“好玩”但“没啥用”。如果能既“有用”又“好玩”,年轻人一定喜欢。但目前很多同学会认为,传统的思政课似乎“没有用”,也“不好玩”。尽管学生的评价不一定准确,但也带给思政课教师一些思考,比如尝试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聚焦“青年之问”,立足“微”视角,展示“大”格局。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中央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以及“理论的诉求”这三者紧密结合。第一,“中央的要求”,体现的是政治性。政治性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属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马列。第二,“学生的需求”,体现的是针对性。我们主张要将思政教育评价权部分地交给受教育者,看到学生的个性需要,将学生需要听、应该听,想听但听不到、听不透、听不懂的主题从课堂教学延伸至日常生活。第三,“理论的诉求”,体现的是思想性。思政课要深入调研了解学生们到底对哪些问题既感兴趣,又有困惑,同时又是思政课必须且能够回应的问题。

段 蕾:思政课教师在追求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即它所提供的人际直接对话的机会。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让教学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真正实现“心灵的往来”,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的铸魂育人作用。

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师立足于课堂这个主渠道,倾向于在课堂上协调混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有学者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教学方法的分析得出结论:频率最高的讲授式教学法占教师数量的100%,实践和活动式教学法占82%,案例式教学法占80%,互动式教学法占70%,翻转课堂式教学法占60%,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占38%,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占36%,情感激励式教学法占28%,自主学习式占24%。因此,在探索新型授课模式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传统课堂讲授形式的坚守与探索,应当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既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晰的价值导向作为指导,即内容上的“守正”;也需要不断尝试运用新兴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即形式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年轻一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与认同感,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周荣方: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行走的思政课”。还记得在一次大学生电视节中,白岩松老师问我:“行走,只是走到吗?”当“行走的思政课”队伍越来越庞大,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我所带的研究生刘天香给了我答案。她在学校担任兼职辅导员,也一直参与“行走的思政课”,有一天她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导儿,想跟你分享一个最近比较有感悟的事,你提到‘笃行’不是‘独行’,而是跟学生‘同行’,原来我有些不理解。但是这几天我感悟特别深,我鼓励班里学生在群里学习打卡,一开始大家没兴趣,我就主动分享自己一天的学习、运动故事,我发现他们开始跟我互动了,并且打卡的人也多了,他们也分享自己每天学习心得:有的喊累,有的说要继续加油。逐渐地,我自己都发生改变了,跑步一口气跑7圈!这个时候我真正明白了你说的‘和学生同行’,我觉得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这条信息我读了很多遍。原来,我以为的“行走的思政课”是在行走中讲道理、讲内容。其实,“行走的思政课”在用“行走”激发探究与思考,也是我们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形式。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政课教师用问题意识拨动青年思想心弦,用行业交流带动沉浸授课氛围、用团队拓展驭动教学思路融合,用知行合一调动社会育人合力,这就是我们团队探索的“四动”,与“联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形成了“三联四动”,也是我们首创的高校思政课“联动教学法”,已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

如果现在再问我:这是“内容”还是“形式”?我想说,这是我们探索教学改革的内容,也是我们不断走进青年内心,让道理向下扎根、让青年向上成长的形式。

唐忠宝:青年最了解青年。如果能够用他们习惯的“小”叙事,引起共鸣,大家自然就愿意坐下来听老师们讲“大”道理。可以说,“小”叙事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大”世界而应该具有的一种整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在复杂中找到线索,在混沌中发现价值,在现实中构筑理想信念的高地。正因为这样,“小”叙事成为江南大学思政育人团队最重要的方法论。思政讲座内容方面,由老师们主要负责,但是讲座的题目,基本都是学生协助修改润色,甚至把相关的学生理论性社团直接拉进团队。比如,有一期老师们想讲述“五四精神”,之前的题目是《从五四运动到五四精神》,学生们修改的名字是《以青年之名,承青年之约——跨越百年的纪念》。除此之外,学生团队发起的讲座题目还有:《背影望乡——台湾的前世与今生》(结合“习马会”谈“一国两制”);《破碎花旗梦——从美国大选说起》(结合美国大选);《大学路,莫慌张——我的青春不迷茫》(大一新生转型教育)等。

不过,好的思政教育仅靠有趣的题目远远不够,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进改革创新。用“小”叙事讲“大”道理,要将真实立体的故事与理论的学理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系统完整、逻辑周密、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相较于宏大的叙事编排,“小”叙事更容易以简洁的语言直奔主题,突出内容重点,细致的刻画也将进一步用生活化的感性力量感染受教育者,引发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认可和共鸣,最后实现育人价值的精准输出。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s://zqb.cyol.com/html/2024-11/24/nbs.D110000zgqnb_01.htm

原文链接:https://zqb.cyol.com/html/2024-11/24/nw.D110000zgqnb_20241124_1-04.htm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