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以外交话语体系建设促进国家形象安全

发布日期:2025-0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鹏
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1月2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体到外交领域,就是要通过创新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概念体系,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全面认识;通过开拓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传播渠道,形成展示中国形象的立体网络;通过优化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叙事方式,构建塑造真实中国形象的故事模式,有效促进我国国家形象安全。

创新外交话语概念体系

外交话语概念是国家对外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保障。要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污名化,维护国家形象安全,必须着力打造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集学理性、民族性、时代性为一体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概念体系。

首先,通过建构具有高度学理性的外交话语概念,树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对外宣传阐释好党对外交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意义,必须通过国外受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创新党的外交政策相关话语概念,解释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为什么“好”等道理,坚决抵制西方国家炮制的所谓“威权国家论”等错误认识,保障国家政治形象安全。

其次,通过挖掘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外交话语概念,展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形象。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代国家在国际交往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是体现文化自信,对外展示我国良好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在外交话语概念的生成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文化渊源,突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阐释我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外交传统,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发展思维,传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基本价值遵循,强调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展示克己复礼、立己达人的东方大国担当,有效回击“西方中心论”等轻视、贬低东方文化的错误观点,促进国家文化形象安全。

最后,通过阐释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外交话语概念,缔造为全人类保安全、谋福祉、促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涵,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任务,这一原创性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承诺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针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世界之问,中国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人类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团结协作解决全球性问题。这些对热点问题的回应驳斥了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对维护我国外交形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开拓外交话语传播渠道

开拓多元传播渠道是提升外交话语传播效能的重要抓手,也是营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因话语体例的规范性、话语内容的真实性、话语表达的严谨性已成为我国外交话语国际传播的主要渠道,有效保障了我国外交话语的公信力,提升了话语的影响力。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传播形式更加自由,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既可以增强外交话语的国际传播力,也可以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引导力。在外交话语传播渠道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两类媒体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既保障塑造国家形象的质量,又兼顾传播国家形象的效率,加快构建以媒体融合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要实现国内传播渠道与国际传播渠道的整合。西方国家在传播语言、传播媒介、传播范围方面相对我国的优势地位并没有改变,我国国际形象以西方媒体“他塑”为主的现实仍然存在。提升国内媒体对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获得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通过打造国际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效果,促进国家形象“自塑”能力建设。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国外媒体开展外交话语传播工作,利用双边多边领导人互访、在华举办主场外交活动等契机,拓展与知华友华媒体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邀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参与我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发布与推进活动,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外交政策意图的疑虑与猜测。主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与抹黑我国国家形象的“排华反华”媒体开展舆论斗争,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维护国家形象安全。

优化外交话语叙事方式

树立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必须改变单一的官方话语叙事方式,强化外交话语的故事性叙事,在提高故事的真实性、接受度和感染力上下功夫。

以客观叙事方式保证中国故事真实性,塑造可信的中国形象。让中国故事打动人心,增强真实性,就要注意叙事视角的全面性,以客观叙事方式抵消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也要客观描述我国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既要突出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也不能忽视世界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既要注重中外政治合作叙事,也要兼顾中外经济、文化合作叙事,以全面视角描绘可信的中国形象。

以情感叙事方式提升中国故事接受度,塑造可爱的中国形象。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话语舆论攻击总是倾向于凭借它们在叙事体系上的优势,将我国的外交政策置于预先设定好的西方叙事逻辑中,将我国正常的发展需求妖魔化为“对外扩张”“债务陷阱”等。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扭转叙事体系劣势,借助情感叙事将“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解释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背后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和平发展”驳斥“国强必霸”,以“包容普惠”驳斥“零和博弈”,以“立己达人”驳斥“债务陷阱”,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维,塑造可爱的中国形象。

以生动叙事方式增强中国故事感染力,塑造可敬的中国形象。故事叙事需要大量生动翔实的事例作为基础,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做了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要增强我国外交话语的感染力,塑造可敬的中国形象,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为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为当地谋发展的故事;利用好中国践行大国责任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故事;利用好中国积极促进地区国家和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故事。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www.cssn.cn/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1/t20250102_5829869.shtml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