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1月3日】由江南大学教授王建华撰写的专著《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日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调查,将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调研数据相结合,通过识别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厘清并刻画消费者和生产者践行环境保护的行为逻辑,构建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并提出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等建议。
公众是践行绿色消费的重要主体。对此,作者对江苏省和安徽两省12市的民众进行问卷调研,识别影响公众采取公领域亲环境行为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具体分析环境认知、环境风险感知、环境价值观等心理认知因素对公众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究促进和抑制民众践行绿色消费等环境友好行为的理由。经研究,作者认为,不同维度的环境认知对公众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环境风险事实感知和原因感知对公众的“公领域亲环境行为”影响不显著,但环境风险损失感知可以通过“损失感知—责任意识—公领域亲环境行为”实现间接影响;绿色消费态度是产生绿色消费行为意向的关键先决条件。
该书指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热情,协调多方资源,才能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政府要通过引导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约束型环境规制等政策手段对规范公众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行为具有主动作用。媒体在引导践行良好环境行为,为生产者传递绿色生产相关信息与技术,监督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功能。政府与媒体的互动非常重要,政府规范管理媒体等可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与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而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可确保政策科学性与有效性。政府、市场、公众与媒体在良性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下,可以较高效率地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
本文来源: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w.com.cn/index.shtml
原文链接:http://www.rmzxb.com.cn/c/2025-01-03/36571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