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客户端3月12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与各行各业融合,进而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快报/现代+、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四地媒体联动,采访了多位院士代表委员,他们聚焦人工智能建言献策,为城市发展支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
拓宽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范围
“AI时代来临,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培养更多计算机、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AI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制造、零售、金融、医疗健康等,需要继续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
陈卫还提到,目前他的团队正在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模型用于科研生产。例如,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去年设立了食品AI卓越创新班,推进食品计算和食品营养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结合。“这个班级通过构建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体,以人工智能为辅助,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课程体系,为食品科研和生产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
“在AI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拓宽视野,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让其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陈卫指出,通过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行业融合、普及AI工具应用以及结合科研与生产,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迎接AI时代的到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app.bjti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643113&src=stream&typeid=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