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比利时鲁汶大学Gustaaf Borghs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交流。在钱伟长楼202报告厅,Borghs教授作了题为“LED for White Light”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长陈国庆教授主持。光电系、应用物理系和物理实验中心部分教师以及光电系部分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Borghs教授详细介绍了白光二极管的历史、原理、最新进展及在神经科学上的应用。据介绍,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通过三价与五价元素复合而成的发光半导体电子元件。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就出现,早期只能够发出低光度的红光,时至今日,能够发出的光已经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亦提高到相当高的程度。随着蓝光二极管的发明,红、绿、蓝三原色二极管的复合诞生了白光二极管。2014年凭借“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天野浩、中村修二与赤崎勇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NERF中心的王凌博士就白光LED结合荧光技术用来探测人脑神经及心脏的研究情况作了详细的报告。Borghs教授及王凌博士的报告展现了光学与生物学交叉方面的前沿课题研究,为理学院的学科发展带来了启发。
报告会后,光电系部分师生与Borghs教授教授作了面对面座谈,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科研情况,共同分析学术热点,并探讨了合作前景。
Borghs教授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的前副总裁,比利时神经电子研究所(NERF)第一任所长,对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Borghs教授的研究领域还涉及核能、生物微电子、光学材料等多个学科,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Photono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no Letters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被他人SCI引用近15000次。
院长陈国庆教授致欢迎词
Borghs教授介绍他的神经电子研究所(NERF)
Borghs教授介绍大脑如何工作以及白光LED的应用
学院师生认真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