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师者
11-24
2025
【江南师政】刘月影:杏林深耕育英才 医教研融合谱华章
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刘月影主任医师的目光专注地落在脑电图上,轻声引导身后的学生:“仔细看这里,能发现什么异常吗?”面对学生的迟疑,她温和而笃定地揭开谜底:“这是典型的失神癫痫脑电图特征。”这一幕,是她医者仁心与师者匠心的生动交汇。作为儿科专家,她以春风化雨般的精湛医术,守护着稚嫩的生命之花;作为杏坛园丁,她以深厚的学识底蕴,悉心浇灌着医学未来的栋梁之材。2023至2025年间,每年均有她指导的学子荣膺“江南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桂冠,成为她卓越育人成效的最佳注脚。教学:薪...
11-13
2025
【江南师政】赵鹏:大医精诚,医路前行
“佳酿源于名泉,良陶须依好土。”一片优秀的土地,能育出参天大树;一方清澈的泉水,可酿出岁月醇香。而一所胸怀家国、底蕴深厚的学府,正是无数梦想扎根、抽枝、开花的地方。2014年,我第一次踏入江南大学,不仅醉心于她如诗如画的江南风韵,更感动于那浸润在校史脉络中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那是一代民族企业家的担当,也是一所大学最厚重的精神底色。从那时起,我便知道,这里,将是我以教育为笔、以生命为墨,书写育人初心的广阔天地。不断创新,勇做解剖教学的“拓荒者”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踏入医学殿堂的...
11-02
2025
【江南师政】陈绪新:兰馨守本,润物维新
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是燃灯者,以思想之光破除学生认知的迷雾;是摆渡人,以学术之舟载学生穿越知识的江河;亦是引路人,以人格之魂照亮学生逐梦的征途。一、以“五种魅力”要求自己,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三尺讲台育桃李,春风化雨润心田。从教31年,陈老师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他创造性提出地并积极践行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五种魅力”——以思想的魅力引导人,做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领航者;以知识的魅力感染人,做青年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筑路者;以人格的魅力熏...
10-21
2025
【江南师政】武湛君:以科技为笔,绘育人华章
2010年,武湛君老师怀着将工程实践与前沿科研深度融合的理想,秉持培养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的初心投身高等教育,开启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并进的新征程。他始终以“为行业育英才,为国家铸重器”为使命,用二十余载的工程积淀与创新精神,书写着一名高校教师的担当。一、以科技为笔,深耕教学创新“课堂是点燃学生创新火种的第一阵地。”这是武湛君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武老师始终将教学视为立身之本,把课堂当作“点火台”。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尝试以“理论-实践-前沿”的三维融合为特色,探索“案例...
10-10
2025
【江南师政】虞致国:以芯为笔,筑梦育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始终认为,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为学生搭建通往梦想的桥梁。在帮助学生就业、指导学科竞赛与推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有幸见证了许多成长与突破,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芯片”,存储着我们共同奋斗的印记。厚植家国情怀,锻造国防科技尖兵2012年,我在江大成立先进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时,就立志要将芯片设计与国家需求深度融合。2016年12月,实验室收到某单位的紧急任务:4个月内研制某重大工程控制系统核心芯片。面对项目极高的可靠性要求,我和学生们熬夜翻项目书,啃指标、设计...
09-25
2025
【江南师政】张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991年我从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分院服装系毕业,分配到南通市丝绸公司参与筹建港资华友丝绸服装有限公司,并担任服装设计师,一年后调动到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担任设计教学工作,校园里一块小小的标语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深地触动了我,但是真正理解其内涵,那是在担任教学科研工作了多年之后了……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两位老师分别说过的两句话对我影响至深,一位是我孩童时期的美术老师朱建忠,他说学习绘画每天要有一个目标,一个小小的目标就可以每天都有进步,一周、一个月、一年……,你可以切实地感受...
09-17
2025
【江南师政】陈明选:初心如炬,育梦前行
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中,我作为一名从教四十三年的教师,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敬畏,用初心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着成长与感动。我始终认为教师应该有三重热爱: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教师职业执着奉献,爱专业勇攀高峰。师者的爱如幽谷深泉,这份爱是对生命的热忱,用半生阅历为学生劈开迷雾,引其攀上自身可能性的巅峰。这爱亦是对学术圣殿的朝圣,在书斋孤灯下的跋涉,学术于我不仅是志业,更是将自身化为渡桥的使命,让真理之河在代际间接续流淌。一、初登讲台,以声启智初次登上讲台,我便深知肩上的责任重...
09-11
2025
【江南师政】杨伟军:一位新手老师的心声——正青春 共成长 同进步
2017年春,我在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完成博士课题,并获得优秀博士论文之后,来到了德国弗莱堡大学(高分子学科鼻祖施陶丁格在此从教三十余年并创立了诸多经典理论)工作,在欧洲体验了几年慢节奏的生活后,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科研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差距,年轻人不能太安逸,应该回来做点什么,同时怀着对白居易笔下《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好憧憬,在2018年5月我辞掉了在弗莱堡大学的工作,踏上回国之路,来到了美丽的江南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09-08
2025
【江南师政】任卓冉:养成系老师的11年蜕变
一、从学姐到最喜欢的老师时光匆匆,2014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毕业来到江南大学,第一天走在校园正好碰上社团招新,被亲切询问,同学你是哪个学院的,要不要来我们社团。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珍而重之,一夜都没有睡好,因为背了一个书包,被学生认为是来替老师上课的学姐。转眼之间已经在江大的讲台上站了十一年,从同时上多门新课的疯狂准备,到对专业课程的得心应手、娓娓道来;从低血糖时同学默默递过来的月饼,到骨折时上课同学搬来的椅子,再到因疫情隔了一年时间仍然收到的毕业鲜花;学生评教的评语从...
09-05
2025
【江南师政】汪长玉:数字时代的温度传承——我的科创育人之路
凌晨1点,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老师,比赛报告还能再帮我们看看吗?”“论文改好了,您方便指导吗?”——这是我作为青年教师最熟悉的“深夜问候”。从教八年,我一直在追问:真正的育人,究竟是什么?直到看见学生在学术会议上昂首回答:“因为老师说过,技术要为生命带去温暖”,那一刻,教育的炬火在我掌心发烫。一、破壁:从“键盘侠”到同路人2017年秋,一次《管理信息系统》课上,随着我的提问,课堂几次陷入沉寂。课后,腼腆的刘佳灵同学拦住我:“老师,其实大家不是不思考,您看——” 她指着手...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