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大学举办社会创新设计国际夏季班

发布日期:2015-07-22 来源:无锡日报 阮渊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7月22日】设计一种网络平台,让客户与农场参与到蔬菜生长的过程;设计“记忆盒子”概念商店出售有食物,人们找回关于味道的记忆……这些新奇的设计概念源自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日前结束的夏令营。据悉,江大设计学院日前举行2015社会创新设计国际夏季班,活动受到了来自加拿大和比利时两国多个伙伴院校师生的一致欢迎,共有15名比利时学生和7名加拿大学生以及15名中国学生的共同参与,参与学生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5所伙伴院校、比利时鲁汶大学THOMASMOREUNIVRESI-TYCOLLEGE以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生等;活动邀请了中国、比利时、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社区农业和可持续设计领域的专家共同指导参与活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悉,这也是该院首次面向国际开设设计主题夏令营活动。
  据介绍,江南大学2015社会创新设计国际夏季班以“滋养地球、重建互信”为主题,呼应2015米兰世博会“滋养地球”的主题,意在以中国情境下食品安全危机和信任缺失的特殊情境下重构对食物、农业以及人的行为和体验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干预的介入问题的角度来贯彻与体现社会创新,从而解决复杂问题,并为来自背景的国际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命题,以达到锻炼技能、文化交流以及沟通促进的多重意义。
  本次工作营的时间安排为两周,第一周主要内容是对设计命题的阐释和拓展,让学生在田野调查以及用户访谈中了解市场现状和用户需求,并将其界定为可以直接导向设计产出的问题和痛点,为后期设计概念发散实施打好基础。第二周设置了设计工具和方法的讲解、小组概念的拓展与深化以及具有一定深度的小组团队合作。在此过程中,不同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学生在一起碰撞思维的火花,运用设计技能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将其进行设计优化。活动过程包括专题讲座、头脑风暴、农场调研、市场调研、用户访谈、参观访问、概念创作、汇报展示等多个环节,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向中国、加拿大、比利时三国的学生介绍和传达服务设计在参与社区农业等方面所从事和能够完成的相关工作,以通过此类形式增进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互动,在共同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合作,促进国际交流的在地化,并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了中国陶艺烧制与彩绘、中国茶文化、中国古书籍装帧、古街区及周边农场考察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为海外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师生在具体的情境下了解中国问题与设计机遇,并使他们迅速有效地融入社会文化中,带来更多专业外的收获。
  指导教师陈祥洁说,活动使用国际混编组合,几乎每组都分别包括中国、加拿大和比利时三个国家的同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级和专业背景的同学们走到一起,共同完成活动的要求。文化的冲击和思维方式的碰撞让活动过程中充满了精彩;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文化情景的了解并为中国的城市农业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活动过程中不配备志愿者,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都是每一组加拿大和比利时学生的当地小伙伴,设身处地地为国外来访的学生解决实际需要的问题,解答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与困惑,中加比三国的学生通过深入的交流体验了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思维方式,给整个活动增添了更多文化交流空间。设计一种网络平台,让客户与农场参与到蔬菜生长的过程;设计“记忆盒子”概念商店出售有食物,人们找回关于味道的记忆……这些新奇的设计概念源自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日前结束的夏令营。据悉,江大设计学院日前举行2015社会创新设计国际夏季班,活动受到了来自加拿大和比利时两国多个伙伴院校师生的一致欢迎,共有15名比利时学生和7名加拿大学生以及15名中国学生的共同参与,参与学生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5所伙伴院校、比利时鲁汶大学THOMASMOREUNIVRESI-TYCOLLEGE以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生等;活动邀请了中国、比利时、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社区农业和可持续设计领域的专家共同指导参与活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悉,这也是该院首次面向国际开设设计主题夏令营活动。
  据介绍,江南大学2015社会创新设计国际夏季班以“滋养地球、重建互信”为主题,呼应2015米兰世博会“滋养地球”的主题,意在以中国情境下食品安全危机和信任缺失的特殊情境下重构对食物、农业以及人的行为和体验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干预的介入问题的角度来贯彻与体现社会创新,从而解决复杂问题,并为来自背景的国际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命题,以达到锻炼技能、文化交流以及沟通促进的多重意义。
  本次工作营的时间安排为两周,第一周主要内容是对设计命题的阐释和拓展,让学生在田野调查以及用户访谈中了解市场现状和用户需求,并将其界定为可以直接导向设计产出的问题和痛点,为后期设计概念发散实施打好基础。第二周设置了设计工具和方法的讲解、小组概念的拓展与深化以及具有一定深度的小组团队合作。在此过程中,不同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学生在一起碰撞思维的火花,运用设计技能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将其进行设计优化。活动过程包括专题讲座、头脑风暴、农场调研、市场调研、用户访谈、参观访问、概念创作、汇报展示等多个环节,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向中国、加拿大、比利时三国的学生介绍和传达服务设计在参与社区农业等方面所从事和能够完成的相关工作,以通过此类形式增进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互动,在共同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合作,促进国际交流的在地化,并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了中国陶艺烧制与彩绘、中国茶文化、中国古书籍装帧、古街区及周边农场考察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为海外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师生在具体的情境下了解中国问题与设计机遇,并使他们迅速有效地融入社会文化中,带来更多专业外的收获。
  指导教师陈祥洁说,活动使用国际混编组合,几乎每组都分别包括中国、加拿大和比利时三个国家的同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级和专业背景的同学们走到一起,共同完成活动的要求。文化的冲击和思维方式的碰撞让活动过程中充满了精彩;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文化情景的了解并为中国的城市农业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活动过程中不配备志愿者,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都是每一组加拿大和比利时学生的当地小伙伴,设身处地地为国外来访的学生解决实际需要的问题,解答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与困惑,中加比三国的学生通过深入的交流体验了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思维方式,给整个活动增添了更多文化交流空间。

本文来源:无锡日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5-07/22/content_501597.htm

阅读( (编辑:邵江南)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