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喝白酒=服中药?

发布日期:2015-06-19 来源:苏州新闻网   
资料来源 苏州新闻网
  【苏州新闻网619日】目前“喝白酒相当于服57种中药,喝白酒更健康”的微信刷爆朋友圈,并称是微生物发酵领域最牛叉的江南大学的研究新发现。“请为我们学校正名!”前日,江南大学副校长、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徐岩郑重声明。


  白酒中确实含有健康因子成分

  徐岩说,从2012年开始,我们团队开展“中国固态发酵白酒与葡萄酒生物活性成分比较研究”。检测发现,葡萄酒中3大健康活性成分——萜烯类、吡嗪类和多酚类化合物,在纯粮发酵白酒中均存在,而且前两种健康化合物含量还高于葡萄酒,说明两种酒都有健康因子成分。
  “这是业内首次对白酒与红酒的分子基础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该团队撰写了《科学认识中国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论文,发表在当年第10期《酿酒科技》杂志。其中,对白酒健康活性成分不输葡萄酒的成因也进行了阐述,即由于传统白酒采用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方式制曲、多维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使风味物质更加纯化;而葡萄酒为酿造酒,更多的风味物质来自葡萄原料和后期的橡木桶陈酿。这一科研成果,当时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白酒“防癌”只是抓眼球

  一些白酒企业开始抽取论文中的数据比值,并以该研究团队的名义大肆宣传“白酒保健功能大于葡萄酒”。“这些商业炒作很不严肃,已经超出学术研讨的范畴。”徐岩说,我们白酒研究团队不会跨界做医学健康比较研究,更不会公开发布排斥性结论,“好在当时新媒体还不发达,这些说辞流传有限!”
  去年开始,一些白酒企业背后的策划公司,借助微博、微信等又拿这篇旧论文“说事”,炮制诸如“一杯白酒相当于57味中药”“喝白酒防癌抗癌”等“眼球新闻”,散布于朋友圈和客户端。“这是通过抽象放大,蒙骗消费者。”徐岩分析道。

  “酒就是酒,永远不会变成药!”

  身为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徐岩也想忠告相关白酒企业,不要刻意从学术论文中断章取义,更不该用“健康白酒”的概念忽悠消费者,搞歪门邪道。他提醒广大消费者,饮酒一定要适量,比如50度以上高度白酒,一般每天饮用不超过50克;30度左右的低度白酒,每天饮用不超过100克,葡萄酒、啤酒也不宜过量饮用,“酒就是酒,永远不会变成药!”

本文来源:苏州新闻网http://epaper.subaonet.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subaonet.com/csz8d/html/2015-06/19/content_59889.htm 

阅读( (编辑:董小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