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4月24日】 近年来,江南大学实施“党建亮化”工程,以党委、支部、党员为三级工作载体,通过党委“亮思想、亮要求、亮作用”,党支部“亮阵地、亮协作、亮业绩”,党员“亮身份、亮责任、亮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一、党委亮思想、亮要求、亮作用,强化党委建设的凝聚力
一是亮思想。各级党委以主题教育为切入点,以党日活动为载体,主动谋划发展。通过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统一班子思想,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思想大讨论和理论学习。注重主题教育的整体设计,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先后邀请专家学者、退休老教师等开展“仰先辈,追溯源”、“铭记党的奋斗历史,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专题教育。二是亮要求。各级党委敢于对党建工作提具体要求,以党建考核为载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定了《江南大学学院(单位)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体系》,主动谋划党建工作新思路,多次邀请校领导指导学院党建工作,举办廉洁教育专题报告会,多次召开支部书记培训会。严格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及要求,落实“三公示三投票一答辩”,制定《预备党员转正实施办法》。三是亮作用。各学院党政密切配合,组织好党政联席会议,规范学院议事制度,抓好班子建设和青年骨干队伍培养。为加强重点岗位廉政预警机制的建立,各学院党委针对学院大额仪器设备采购,专门成立设备采购工作小组,设计《设备采购流程》,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二、支部亮阵地、亮协作、亮业绩,增强基层支部的生命力
一是亮阵地。各支部以新媒体为结合点,以信息2.0为载体,激发支部活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为每一位党员办理“共产党员网上订阅”,方便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沟通。同时围绕时政,党政的最新动态,搭建丰富的网络红色阵地,主要包括红色博文、红色微博、红色人人、食品小微。二是亮协作。各支部以共建为载体,加强师生党员间的交流协作,形成交互式的支部共建格局。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分别开展教工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支部交互共建,联合开展学术科研、志愿服务等丰富的支部活动。食品教工二支部与研究生支部共建,结合现代信息网络,编写《食品微生物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可视化的操作模式,避免了药品重复购买等现象的发生,实验室管理成效显著。三是亮业绩。各支部以目标责任为支撑点,以考核奖励为载体,支部间争先比拼。如制订新一轮《xx学院考核奖励办法》(2014-2016),对各支部都提出具体业绩要求,各中心支部间也积极比拼业绩和行业影响力。
三、党员亮身份、亮责任、亮服务,提升普通党员的影响力
一是亮身份。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提醒党员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积极开展品牌活动,宣传典型,示范引领。学校老党员姚惠源教授拿出毕生积蓄中的5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倡议设立“姚惠源•胡珏琴百万奖助学爱心基金”;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师生“一对一”咨询活动、卓越沙龙学术活动,关爱学生成长成才蔚然成风。二是亮责任,以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把党员责任当作党员最基本的习惯。学校推出了改善教风学风建设的10项举措。三是亮服务,以岗位服务为载体,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学校将满意度考核纳入行政教辅人员年终考核体系中,要求党员带头,加强服务意识和能力。此外,大力引导专业教师服务社会,拓展社会资源,反哺人才培养工作。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
http://www.ec.js.edu.cn
原文链接:
http://www.ec.js.edu.cn/art/2015/4/24/art_10101_17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