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大学生创业做夜光家饰

发布日期:2015-02-05 来源:江南晚报 晚报记者 谭金环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2月4日】“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这是江南大学纺织学院学生晋阳在研一时对学生生活的设想,然而一年多以后,晋阳就已转变观念,准备和他的同门师兄们注册公司创业,产品就是他们在实验室研发的夜光纤维及其制品。

  >>奔着课题而来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业

  今年还是研二学生的晋阳,有着比大多数在校研究生更加丰富、充实的生活,除了每天忙于做科研,他还在学习市场营销、销售方面的知识,更在为注册公司准备着。对于目前的状态,晋阳直言,自己也没想到。大四时,晋阳想进一步深造,有了考研的想法,随后搜索各大高校纺织学院的教授及其科研项目,“当时葛老师带领的稀土夜光纤维项目吸引了我,考江大就是奔着这个课题而来的”。
  2013年9月,晋阳如愿成为江南大学纺织学院教授葛明桥的学生,他也成为稀土夜光材料研发团队的一员,开启了人生另一端旅程。“稀土夜光材料的想法是导师提出的,花了六七年时间才成功将功能材料添加到纤维中,研发出夜光纤维”,晋阳介绍,团队已有成熟的研发技术,获得发明专利5项目,包括夜光毛绒玩具、稀土发光纤维防伪标识、夜光纤维绣品等。晋阳直言,“夜光纤维不应仅仅存在在试验中,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在导师、师兄师姐的研发成果基础上,晋阳、朱亚楠、陈志等同门师兄弟们组成了创业团队,期待把实验室作品量产化。
  >>研发过程难,一个颜色要研究好几年

  陈志也是研发团队的一员,今年博一,他介绍,传统的夜光织物是将发光材料通过涂层法制成,织物手感、服用性能、耐洗涤性能及发光效果差,而且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稀土夜光纤维,是利用稀土发光材料制成的功能性环保新材料,该纤维是以纺丝原料为基体,采用长余辉稀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经特种纺丝制成夜光纤维,吸收可见光10分钟,便能将光能蓄贮于纤维之中,在黑暗状态下持续发光10小时以上。夜光纤维色彩绚丽,且不需染色,属于环保产品。
  夜光纤维的研发原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晋阳介绍,目前已经实现夜光材料在黑暗条件下展现绿色、蓝色光,但红色光做的还不是很成熟,“研发一个颜色可能需要五六年时间,好几代学生努力”。现在在实验室里,也实现了黑暗中发橘红色、粉红色光,但亮度不是很高,发光时间偏短,“这就需要不断调制颜色配比,稳定发光性能”。采访过程中,团队的小师妹还在忙着查找科研资料,想找到最佳的配比。

  >>把科研转化为生产
  想用在安全防护行业

  研发出了颜色后,晋阳和他的伙伴们会立马赶制各类成品,“夜光拖鞋、夜光海豚、夜光绣品”,这些都是他们的样品,“比如这个夜光拖鞋,半夜里起床上厕所,一时找不到拖鞋或者开关,黑暗中摸索可能磕到,有了夜光拖鞋,可以十分准确快速地找到,省去麻烦”,他透露,他们制作的夜光拖鞋样品是女生喜爱的款式,粉底白点还有蝴蝶结,团队里不少师兄做好后都拿去讨好女朋友。还有师兄把电动车、自行车涂上夜光材料,成为夜晚校园里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而晋阳则喜欢做些五角星形状的磨具,在衣服上印制夜光五角星。
  现在团队的大师兄朱亚楠刚刚博士毕业,正忙于公司注册一事。晋阳介绍,以后公司想以夜光家饰、夜光防伪标识、夜光安全标志三大类产品为主。特别是夜光安全标志类产品,晋阳说起来滔滔不绝,像现在的交通标志、警示服,大多使用反光材料,有灯光照射,才能反射回来,而如果没光,就很难注意到标志,对于出行的路人来说很不方便,如果是使用夜光材料,夜晚自动发光,无论是开车的人还是走路的人都可以看到,“现在我们已经开发了一条警示带,中间是夜光材料,两边是反光材料,提醒效果绝对比普通警示带明显”。

本文来源:江南晚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jnwb/html/2015-02/04/content_462220.htm

阅读( (编辑:董小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