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1月13日】“这毕竟是一条生命,上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肯定有他的立足之地。”当知道儿子张立冬生来肢体发育不全时,彭美娟曾这样说。此后的25年里,她就成了儿子离不开的“腿”,一路护送他读到大学、保送硕士研究生。如今,令她欣慰的是,儿子在毕业前已经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在这对母子苦尽甘来的时候,再看镜头保存下的母推轮椅送儿上课——那诠释母爱如山的画面太美,值得我们与所有读者分享。
平凡母亲定下伟大目标——给肢残儿子立足的基石
彭美娟家住崇安区江海新村,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是先天性肢体发育不全,且终身无法站起来走路后,她并没有像很多弃婴的父母那样将孩子抛弃。在她看来,“这毕竟是一条生命,上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肯定有他的立足之地。”她还拒绝听从身边朋友“再生一个”的意见,独自担起了抚养孩子的重担,“要是再生一个孩子,不仅没法全心全意地照顾他,光是抚养他就要耗费比常人多两三倍的精力,而且经济上也养不起第二个孩子。”
一开始,彭美娟满怀希望,认为孩子刚出生,一定要抓住可能治疗恢复的最佳时期,于是经常在上海南京间来回跑找医院,“各种火车和汽车票积攒了一大摞,但是儿子的病却没有太多好转。”但是她没有气馁,正如她说的那样,她要给儿子一个人生立足的基石。于是,她开始了教导儿子的漫漫征程。
积极引导儿子从小自强——儿子一路苦读上了研究生
张立冬告诉记者,一方面,正常孩子该有的,母亲彭美娟都给予自己;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母亲很早就充满期待地对自己进行了教育。“我幼年时代的事已经记得不多了,但有几样我始终记忆深刻,我妈为了能让我也会走路,在我很小时就不断亲自演示教我扶着一个方椅走路,时间一长,我终于也能站起来走路,后来还学会了独自爬楼梯,打破了医生曾经的预言。”
“在我上幼儿园之前,我妈就开着录音机让我听各种英语儿歌、唐诗等,下班回家了也自己看书并教我唐诗、英语,还有汉语拼音、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以至于我在幼儿园时就会背不少唐诗,还会不少英语单词。”张立冬告诉记者,母亲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虽然你手脚不健全,但好歹大脑是正常的,你唯有认真读书,才有可能有出路。”
而张立冬也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小学在靖海小学就读,初中在塔影中学就读,中考凭借出色成绩考上了无锡市一中,2008年顺利考入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学习。他的大学生活也非常顺利,不仅成绩优秀,还热心参加志愿活动,获得过江南大学“优秀志愿者”、”十佳大学生“等荣誉,在本科4年学业结束后顺利保送硕士研究生。
“我还练习书法,虽然比一般人吃力一点,但我从来不松懈,从二年级开始就一直坚持练习,得过很多奖项。”谈起自己的书法,张立冬颇为自豪。
风雨无阻每天送儿上学——进校打工6年亦获一致好评
因为儿子无法自己行走,所以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间,彭美娟每天都是雷打不动地坚持接送。她坦言,“最难忘的一次,我几乎背着儿子在大街上睡着。那会正是大冬天,儿子因为要晚自习,所以放学得很晚,我背着他走在路上实在太冷了,那会真想在大街上睡过去。”
到了儿子进大学,彭美娟特意来到江大,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身高1米5的她推着近百斤重的儿子坐轮椅上课,是江大物联网学院那时人人熟悉的感人场景。“我妈接送我上下课的同时,还在学校的外教公寓担任保洁员。外教公寓一共有58个房间,除了一部分常住房间之外,很多短期居住的房间就是她一个人负责打扫,这些房间如同旅馆房间一样,需要打扫得很频繁,每天都会忙得腰酸背痛的。”张立冬说,当工作量较大时,母亲甚至会早上两三点就起床开始打扫,“我妈打扫的房间的干净程度,任何人看了都会跷起大拇指称赞。”校方也告诉记者,彭美娟在江大6年的工作也得到了外教公寓所有外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学校里,只要是好的事情,我妈都鼓励我去做。我妈还经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每当学校里有人得了重病,需要捐款了,我妈让我捐的数额往往是其他同学的两倍以上。”
度过“黎明前最暗一刻”——儿子高就,她一夜未眠
今年夏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立冬将从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这时他遇到了求职烦恼,“从去年9月底到12月中旬忙活了两三个月。”张立冬说,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不少企业都以“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不方便为由婉拒,有的则只肯开出很低的工资待遇,“随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找到了工作,我心里也挺难受的。”在此期间,彭美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找工作需要经常出去笔试面试等,有时甚至还需要去外地周边城市。而我妈就这样不辞辛劳、不厌其烦、从无怨言地带着我奔东奔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学院老师们的不断推荐,张立冬凭自身的能力终于打动了新区的德资企业英飞凌公司,获得了月薪6000元的一份工作。“面试的时候其中一个面试官是马来西亚人,也是一名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他在面试的过程中跟我聊了很多,还带我去参观公司。”
张立冬坦言,除了感谢企业面试官,还要感谢学校,“很多同学都扶过我,推过我,我发自内心地想对他们说声谢谢”,当然最要感谢的是母亲,“现在我找到工作了,可以供养妈妈了,妈妈也终于可以‘正式退休’了。”
而在儿子被聘用的当晚,彭美娟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那天晚上躺在床上,心里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回想起把他从小带大的一幕幕,我那一夜都没有睡着。”彭美娟说,张立冬工作后,她会继续去新区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对于儿子未来的生活打算,她表示会“顺其自然”,“现在他找到了这么一份好工作,我已经很开心了,我自然也希望他能早点成家立业,但是这个也要看缘分,不会强求的。”
来文来源:江南晚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jnwb/html/2015-01/13/content_456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