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1月15日】昨天下午,大学生创业大赛“青春梦想汇”在江南大学举行,至此,历时半年的首届中国无锡“东方硅谷”大学生创业大赛落下帷幕。508个参赛项目中共有40个入围决赛,最终“机器视觉生产管理系统”获得特等奖,“易科学”、“车载视觉系统”等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8年时间做研发,用高科技检测小零件
获得特等奖的项目是“机器视觉生产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傅之成是上海大学博士生。他介绍,“项目是基于机器视觉进行智能生产管理,用机器代替人去检测精密零件,检测精度达到微米级。”傅之成举例,智能手机有个精密零件,比指甲盖小得多,普通女工一天可能只能检查四五十片,眼睛看得生疼,还容易得颈椎病,而利用机器一天可以检测40万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为何看中到无锡来创业,傅之成直言,中国是工业大国,而无锡是长三角产业集聚中心,传统加工、制造企业居多,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智能生产管理有利于促进传统企业转型,“现在90后工人不甘心在生产流水线做简单的重复工作,利用机器进行检测,就可以将这些年轻人放到更能发挥才能的岗位上”。
年轻人玩转技术,把夜光布料穿到身上
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有“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研制”、“易科学”、“车载视觉系统”。来自哈尔滨大学的博士生喻杰介绍,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研制,主要解决了技术难度大、市场前景好的燃油动力喷射行业中涉及的微孔加工问题。“易科学”项目除了有技术优势,还侧重商业模式的创新,项目负责人孙磊是清华大学博士生,“用互联网方式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到无锡后,将为长三角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来自江南大学的朱亚楠带来了非常有意思的项目“稀土夜光纺粘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应用”。朱亚楠介绍,项目已获得5项发明专利,织物可以在无光照条件下发出长余晖夜光效果,只需吸收可见光10分钟,便能将光能储存于织物中,在黑暗状态下可连续发光10小时以上,呈现出各种颜色。朱亚楠和他的研发团队2009年就参与设计上海世博会的夜光海宝,目前已经研发出夜光拖鞋、夜光毛绒玩具。
吸引大学生创业,又有73个项目落地
东方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