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12月10日】本报讯昨悉,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于日前揭晓,我市今年申报的14个项目中,共有13项获得中国专利奖项,其中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陈坚教授等申请的“一种产α-酮戊二酸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发明专利获得金奖。据透露,今年我市国家专利奖得奖数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而江南大学成为全省获金奖的唯一高校。
中国专利奖重在评价专利质量,强调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运用与保护、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等。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获奖的这项生物发酵技术,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生产生活领域,且安全、绿色、高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可降低企业环境污染和能耗排放。据陈坚教授介绍,该发明专利在2010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而后在国内多个企业应用,几年来已总共增加了几千万元的经济效益,甚至还有日本微生物企业购买了该专利技术转让权,“这是自1908年以来,外国企业第一次购买中国生物发酵发明专利技术”。
据悉,中国专利奖共设金奖和优秀奖2个奖项。今年,我市申报的14个项目,一举命中13项专利,数量在省内仅次于南京,在全国地级市中列第一位。市科技局综合处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主体单位以企业为主,这说明我市核心知识产权在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都有很高的含金量,企业成为我市创新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