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塑形寻道”雕塑展刮“混搭风” 雕塑家徐诚一解析“不搭”背后的“搭配”

发布日期:2014-11-26 来源:扬子晚报 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11月25日】1122日,由无锡市文联、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主办,无锡市美协、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承办的“塑形寻道——徐诚一雕塑展”在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举行,吸引了上百位无锡雕塑艺术界专业人士及爱好者的参与。记者采访中发现,“混搭”作品(见图)成为此次雕塑展的一大“亮点”,比如说人与动物头像的搭配,尽管似乎不那么“协调”,但是作品表达的意境和内涵却令不少参观者驻足玩味。
当天下午3点半,展览正式开始,现场展出的作品50件左右,包括徐诚一雕塑创作的德化瓷塑系列、意象紫砂雕塑系列、公共城市雕塑系列、惠山新泥人系列及混搭创意雕塑等,囊括了其近10年创作的成果及30多年从艺生涯中国内外美术盛事中的获奖作品。而其中的“混搭”雕塑作品格外引人注意,也是很多参观者驻足品评最多的品类,比如说《远古的回声》,整体造型是一个大大的人头,上面混搭一只同样大小的乌龟。其中,人物表情淡然,显出“冥思”状,而人头上的乌龟则开口长鸣,充满岁月感,“乌龟代表了岁月长远,而人的表情,则代表与远古的某种心灵契合,这恰恰是现代人在烦扰之余需要自我反省,找回自我的方式,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和警示。”徐诚一受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发现,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包括另一件名为“惊喜”的雕塑新作。作为无锡江大设计学院的教授,无锡市美协的副主席兼秘书长,雕塑家徐诚一近年来不但开设了工作室,而且其雕塑追寻的,代表其个性化的系列作品陆续出炉,个人代表性风格越发清晰和突出。他说,通过将人和动物这两种原本在雕塑界看起来“完全不搭”的事物进行巧妙搭配,却产生了奇异的艺术效果,无论是哀叹、困惑和焦躁等现代人的“普遍情绪”,人们总能从中找到自我的某种“内心观照”。
此次展览也被专业人士看作无锡雕塑界近年来持续兴起的雕塑热潮的又一次展现。就在今年的1230日,无锡还将在位于南京的江苏现代美术馆举行“抱朴守真—无锡雕塑展”,展现无锡雕塑的最高水平。

本文来源:扬子晚报http://epaper.yzwb.net/
原文链接:http://epaper.yzwb.net/html_t/2014-11/25/content_200668.htm?div=-1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