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11月19日】“啊,好聪明!”这是许多人见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作品时的第一反应。被誉为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iF设计大赛和红点设计大赛,江大设计院学生连续七年参赛,共拿回80个奖项。在最近颁出的2014年度奖项里,江大设院再占8席。而细看这些获奖学生作品:从易拉罐,到公交车扶手,从电影院座椅,到老年人马桶……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技术革新,一些巧妙的小改动,就把长久以来对人们生活造成不便的问题化解了。
发现生活里的问题
如今大四的程杭已经连续两年参加红点奖,分别有3幅作品获奖。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安全易拉罐瓶贴”设计作品,获得了2013年度的红点设计概念奖。程杭的理念源于一条新闻:易拉罐因为长期暴露储藏,罐口上的毒菌和细菌严重超标,有人因为拉开拉环直接喝,而在接触过程中吞下细菌以至于死亡。“我们买易拉罐饮料也总会在喝之前擦拭罐口,确实有些不方便。”程杭说,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能帮人们省很多事。
和团队成员“头脑风暴”,大家集思广益想出最巧妙的解决方法,最后分工合作,制图、排版、设计文稿,到形成完整的作品提交参赛,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时间。“虽然我们还不是很成熟的设计师,但也希望通过一些设计的手段,发现并解决生活里的问题,或许有些作品仍然停留在概念中,那至少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就是设计这个专业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所在。”程杭说。
“设计人”必须要“脑洞大开”
设计需要灵感,但如何获取灵感?很多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这个困扰。
“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学设计的人一定要‘脑洞大开’。”程杭说。设计系的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一本“创意本”,看到的新闻,听到的故事,体验到的好玩的项目,任何有意思的想法,都随时随地地记录在这本本子上,有的时候是草图,有的时候是文字,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面临比赛、活动或者是毕业设计的时候,本子上的创意就能发挥作用。
“之前路过学校的纪念品商店,发现纪念品都是琉璃、水晶一类的‘冷冰冰’的观赏物,做调研也发现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对这类校园纪念品不感兴趣。”程杭后来把这个想法记到了她的“创意本”上,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她把这个点子贡献出来,和同学一起改进了这个问题,推出了毛毡布材质的校园纪念品。“好多人觉得‘超萌’,当天就卖了好多,事后还有厂家来找我们买这个设计。”
讨论代替讲授,圆桌代替讲台
江南大学团队“安全易拉罐瓶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