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不少冷专业在无锡反而很强势

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江南晚报 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10月17日】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省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时髦专业,如生物科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艺术设计学、知识产权等纷纷“中枪”。那么,无锡的就业市场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全国现状是这样]时髦专业纷纷遇冷上榜

教育部此次公布的全国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共有15个,包括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除了全国榜单,各省也均有相应的榜单,江苏省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园艺、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纺织工程、工业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共8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分别登上全国榜单及江苏省榜单。
榜单一经公布,不少网友不淡定了,因为这些专业在几年之前可都是考生和家长公认的时髦专业,网友“学霸小陶陶”直言“我想学挖掘机了”。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就业率统计只是参考数据,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所不同。“天才樊小胖”说到,“每个专业都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既然你有了选择也有了目标,那就去努力实现呗。”网友“大才电商-杨峰”则分析,部分专业不好就业主要是因为学校学习的与企业需求的不对口,“一方面是电商人才奇缺,一方面却是高新的电商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

[无锡情况有不同]不少上榜专业反而是强专业

全国榜单、江苏榜单中提到的专业,在无锡就业如何?昨天记者就此咨询了相关高校就业指导负责人。全国榜单中,首当其冲的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江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红表示,江大并没有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这一专业,类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属于“老大”级别,不存在就业难问题,毕业生大多会被企业抢走。
江南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大多会去设计类企业、大的公司或者自己创业。江苏省榜单中的纺织工程在江大也不存在就业难问题,“这个专业排名全国第四”。不过,因整体市场环境影响,有些商科类、文科类专业也存在就业难问题。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邝乐介绍,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每届有80人左右,“平时学习注重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相结合,同时多参加实践,组织学生到旅行社、酒店实习”,因此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基本确定工作。动漫设计专业也属于高就业率的专业。
[哪些专业比较热]机械、电子类岗位需求大

宋学功是无锡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市场招聘部部长,他刚刚带领新区企业前往南京进行2015届校园招聘。他介绍,从企业发布的岗位需求来看,机械、电子、通信、物联网等专业一直是无锡需求较大的专业,而对经验要求高的岗位,如文员、会计等,应届生往往不太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对于榜单中多次提到的市场营销专业,宋学功认为,这是结构性矛盾导致,市场上对销售人员的需求一直很火热,但应届生愿意吃苦去做销售的很少。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导致就业难的还有一个原因,有学生为了进名校或者拿到硕士学位,选择一些冷门或者看起来容易考的专业,导致就业时遇到困难。

[这些专业有点冷]会计、文秘类不好找工作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无锡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这里正举办一场综合性招聘会。拿着招聘信息报正在寻找岗位的小刘告诉记者,她两年前中专会计专业毕业,投奔亲戚来了无锡,当时想找一份会计的工作一个多月无果,最终做了操作工。工作两年之后,小刘认为,“操作工工资高一点,但是没有发展前途,想重新拾起会计专业”,今年9月份她辞职开始找会计工作,不过专业丢失了两年,再找就有点难了,“人家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的”。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两位应聘者,意外的是,她们也是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也遇到“工作经验”这样的拦路虎。今年大三的小颖,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担心未来找工作不顺利,就自己报了培训班学习会计,原本以为会增加就业机会,没想到找个实习岗位也很难。
除了会计专业,行政类的文员、计算机硬件也属于就业难专业。招聘会现场走一圈,大多数企业提供的岗位是工科类岗位,也要求应聘者是机械、机电、电子、数控等相关专业,文员、秘书、会计等工作岗位寥寥无几。

[专业选择要理性]及早制订规划放低择业姿态

榜单的出炉,令在校大学生开始发愁。李红表示,对于高考生来说,四年以后的行情未必如榜单所说的那样,建议家长和考生理性选择,不要盲目扎堆跟风。
对于已经学了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应该多接触市场,了解行情,尽早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根据需要多学一些技能,选择第二专业、参加校外培训等,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宋学功建议,应届大学毕业生,能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当然好,但找不到对口专业的也没关系,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适当放低期望值,放宽选择范围。有数据显示,毕业三年后,仅有六成人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当然找工作要趁早,做好投简历、面试的各项准备,不要走出校门才去找工作。
(晚报记者 谭金环)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