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专家与学子共话“环保与青少年”

发布日期:2014-10-09 来源:江南晚报 尹振江、陆恺、黄菀彧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10月8日】本报讯 昨天,2014全球青少年领袖论坛无锡峰会在凯莱大饭店正式启幕。此次峰会由共青团无锡市委、无锡市环保局、无锡环保基金会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江南晚报承办并全程全媒体报道。这是全球青少年领袖论坛首次落地无锡,活动当天吸引了来自市一中、天一中学、梅村高级中学等九所学校的近百名学生代表参加。
此次论坛汇聚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院长辛望旦教授、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陈江辉、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学院教授李激、江南大学统计学教授颜节礼等一干“大咖”,他们纷纷在对话环节与学生代表们分享了“环保与青少年”这一课题,整个活动在梅村污水处理厂的参观中落下帷幕。
新利器
多媒体航拍器参与峰会报道
作为本土最大的平面媒体,江南晚报近年来一直投身新媒体事业的建设,自“江南云”隆重推出后,多媒体拍摄利器——航拍器也参与到了昨天峰会开幕式的记录和报道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螺旋桨飞速旋转,一台精致的小摄像机就腾空而起,当青年们抬头仰望,青春的光影便瞬间定格。飞行器个头不大,但精密的三轴陀螺稳定云台能够带来稳定的画面,最高支持千万像素的航拍相机保证了图像的质量,相信未来这四个螺旋桨将能为读者的视野插上翅膀,“飞”入各类新闻现场,记录更多精彩时刻。
长知识
代表实地考察污水处理技术
昨天下午,参加论坛的学生来到梅村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和原理。
“为什么这里的污水都是灰褐色的?”“为什么污泥在脱水过程中会产生刺鼻气味?”学生们一边参观一边向污水处理专家抛出各种疑问。市三高中的姚晓悦感叹:“上午的论坛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下午能来实地了解情况,对我们而言,环保已经不再是词语上的意义了。”男生张昊则直呼“涨姿势(长知识)了!”
辅仁高级中学的傅敏康此前曾做过蠡湖水质的调查,刚刚参观完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之后,就拉着无锡国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杨叙年总经理,问起太湖水资源保护的问题。
“太湖水质的保护主要还是依靠它的自净功能,至于是否投放生物菌,需要权衡多方面因素,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杨叙年告诫学生,“其实作为普通人,不浪费每一滴水,就是保护水资源最有力的一种方式。”
重实践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修课
参加本次论坛的不少学生平日里就十分热衷环保议题,他们自发组织各种环保社团,走进小区、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理念。“我们学校有不少环保社团,有关注海洋保护的,有聚焦植树造林的,不过像这样需要完成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的大型环保活动,我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市一中国际部学生陈聿凡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修课,也是走进国际高校大门的必经之路。
对于接下来将要经历的各项环节,青山高级中学的侯正梓檀也表达了一丝担忧,“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势必会出现意见交错的情况,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就需要队员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市三高中的地理老师周鹏认为,调研活动涉及到的不仅是环保这一课题,问卷编制、材料分析、数据录入等对学生而言,都将是不小的挑战。
链接
专家学者寄语青少年
辛望旦:有经济概念更要有生态概念
“怎样看待环境治理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面对天一中学朱霖的提问,辛望旦教授解释道,环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综合政治经济和环境三个要素。改革开放吸引不少外资前来投资办厂,在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解决一定劳动力就业之外,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往往面临为发达国家环境治理买单的情况。作为年轻人,当有一天你们投身事业的时候除了有经济概念,还要有生态概念,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地球。
陈江辉:希望你们成为未来环保的主力军
陈江辉校长对与会的学生代表给出了殷殷期许:机会难得,你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完成好调研任务,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在座的所有专家学者也都愿意为你们保驾护航,给你们的这次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现在的你们是环保的宣传员,未来希望你们成为环保的主力军,影响更多的人。
李激: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
李激教授更多的是一位“实干家”,和学生们分享了不少经验。“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比如将一层生活垃圾加上60厘米厚的覆盖土进行填埋,待若干年稳定,监测和修复合格后,就可以进行荒山复绿或者景观建设。”
会后,李教授更是呼吁大家可以把喝剩下的水带走,小小的一个举动就是环保的体现。
颜节礼:统计是技术,环保是生活习惯
作为统计学的专家,颜节礼教授带来更为实用的分享,他表示社会调研前要做好问卷调查的设计,要善于分析变量的分布形态和变量间的关系,做好时间和空间的限定,这样才可以更清晰地获得调查结果。最后颜教授还补充道,“统计是技术,环保是生活习惯,希望年轻的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环保理念”。
阅读( (编辑:董小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