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10月7日】近日有报道称,新一轮“中国成年人工效学基础参数调查”正式启动,调查主要将抽样采集和测量人体形状、人体力学以及视觉、听觉、指端触觉等200多项参数,这些参数将被广泛使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电梯扶手的高度、校服的设计、冰箱门把手设计等等。这是继1986年之后,我国再次对人体基础数据启动调查。
那么,这些数据究竟是怎么测来的?又是怎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比如冰箱门把手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哪些数据?服装设计中又需要考虑哪些数据呢?
人体工效学参数如何测量
1986年的调查
基本上一把尺子就能完成
记者联系上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主任研究员赵朝义,他是负责此次调查的研究者之一,也是1986年那次调查的负责人之一。
赵朝义介绍,人类工效学基础参数是产品和环境设计依据的人体基础数据,包括人体尺寸数据、人的力学数据、视觉特性数据、听觉特性数据和触觉特性数据等,其应用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大部分领域。
1986年那次调查只是调查了中国成年人。
全国6个区
东北人最“魁梧”,西南人最娇小
1986年的调查规模和这次一样,也在全国分6个区对2万多名个体进行了调查。六个区分别是:东北、华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
东北、华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西北区包括:甘肃、青海、陕西、山西、西藏、宁夏、河南、新疆。东南区包括: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华中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华南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西南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
通过测量,发现人体身高、体重、胸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比如在18岁~60岁的男性中,东北、华北区的男性体重、身高、胸围都是排名第一,平均身高是1693毫米,平均体重64千克,平均胸围是888毫米。其他依次顺序为西北区、东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包括江苏在内的东南区男人的身高平均为1686毫米,体重平均为59千克,胸围平均为865毫米,排名第三。
东北、华北区的男人“魁梧”,女人也不示弱,也排在第一位,在18~55岁的女性中,东北女人的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分别是:1586毫米,55千克,848毫米。
调查数据如何应用
服装设计上
不同地区的体型设计不同的型号
赵朝义说,1986年调查的数据虽然少,但对服装等工业设计很有帮助。比如,在东北地区销售的服装,型号就可以设计得比西南地区的大一些。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林海录老师告诉记者,在服装设计中,会应用到人体工效学,主要是服装型号的设计。我们常在衣服上看到155/80A等字样,155表示身高,80表示胸围,A表示正常人的体型,除了A,其实还有B和C,B代表微胖型,C代表胖型。但现实生活中,考虑到会增加成本,厂家很少做B和C型号的衣服。而在买衣服时,偏胖的人会直接选择大一码的。
现实中,服装厂对人体工效学的应用其实很少,所以市场上才出现号码偏大偏小的问题。
赵朝义也表示,“有的人到商场试衣服,发现不是小了就是大了,于是埋怨自己长得不好,实际不是他们长得不好,而是设计者没考虑到位。”
工业设计上
手指长短、粗细数据应用到冰箱把手上
人体工效学参数应用最多的还是工业产品,比如汽车坐椅的设计。赵朝义说,“很多国外的进口车就不适合中国人驾驶,因为西方人普遍身高腿长,坐椅可能就离方向盘远,给中国人开可能就够不到。”
一些电子产品中也会应用到人体尺寸,“比如冰箱把手的粗细是否符合中国人的手型,一些内嵌式的把手还要知道手指的长度,如果设计得太浅抓起来就不舒服。”
赵朝义说,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竞争日趋激烈,怎样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是厂家一直在追求的,很多企业在家用电器的设计中,就在人体工效学上狠下工夫。比如日本,基本每年都会投入数亿日元对本国国民的身体特征、活动能力、视听能力、触觉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等进行长期、深入地调查研究。中国起步已经晚了,所以这次测量,他们增加了很多项目,比如指端触觉特性数据,这对现在触摸屏的发展很有帮助。
公共设施上
肘高、小腿数据等应用到地铁上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凌浩教授告诉记者,在工业设计中用到的人体工效学参数,有的是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的,有的是厂家提供的,有的则是自己调查研究的。而在一些公共设施中,数据就必须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了。
比如城市交通中的指示牌、坐椅,地铁、公交车上的扶手、警示牌等,都必须要符合相应标准。比如地铁,刷票机要符合正常人的高度,地铁上的拉手也要符合成年人够得着的高度,一些紧急指示牌必须摆在显眼的位置等等。
另外,人体工效学除了包括生理性参数,还包括心理学参数和行为研究,比如产品的色彩是否让人看上去愉悦,心情舒畅,坐椅的设计是否符合人体的行为习惯等等。
文图据《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