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江南学人

【课程思政】张新昌:“园丁”的“特殊”才能——思政与专业特色的完美融合

发布日期:2018-05-07  来源: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张新昌教授荣获2016年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作为一名在高校教师岗位上工作了35年的老教师,张教授特别喜欢“园丁”这个比喻,他说,“默默奉献,留给别人一路香绿”正是他的追求。

虽然是专业课老师,但他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深刻体会到“思政育人”的重要性,他坚持教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于是,在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这位“园丁”炼就了特殊的才能——将价值引领和专业特色相融合。平时,他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德育意识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他立足于包装工程学科的特色优势、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及改革,提炼出爱国(校)情怀、社会责任和专业自信等德育要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张新昌生活照

爱国爱校,拓展课程思政内涵

“经常听到有人喊爱国爱校之类的口号,我觉得增强认同、落到实处才是根本。”张教授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在于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国家、学校、专业的认同,其中学校、专业认同与教师的关系最为密切。

怎样提升这种认同感?张新昌的做法是:像家长一样关心学生,像师傅一样“传帮带”,像飞鸟爱惜羽毛一样维护集体、专业和学校的声誉。他常常从学生的专业发展、职业转换等关键处对同学们进行引导、点拨;也经常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参与各类赛事和校企合作项目;他常跟学生和年轻老师们讲,出了校门,大家身上就只剩一个标签:江南大学学生(老师),一定要对此怀有敬畏之心,要特别珍惜学校的声誉。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张新昌教授带的毕业设计、大创项目或竞赛项目的同学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专业自豪感以及对学校的高满意度。

获得“江苏省2016年度大学生”称号、“2016全国年度大学生提名奖”的魏佳星是张教授的研究生。他在南京参加省级答辩时,学院学工部门和张新昌教授动员了部分老师和全体实验室同学赴南京参与现场助威,个别因事无法参与的同学,也都通过短信和语音的方式为魏佳星加油打气。这对魏佳星答辩时的优秀表现产生了正向帮助,赛后魏佳星感动之余表示,“在师门中,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在毕业后会主动配合学校参各项活动,为学校增光添彩”。

张新昌和实验室的同学们一起踏青

立足学科,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包装结构设计需要遵循的重要理念之一是“3R1D环保包装设计”理念。张新昌教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开拓纸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课题、传统纸塑包装产品的双层注浆提质增效研究课题等,强化同学们环境保护法治观念,让专业教学与“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同步。

在讨论过度包装及其影响时,他在深入了解过度包装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月饼等具有文化传承意味的商品包装与普通保健品包装的不同点,把握过度包装在“有意为之”和“无知为之”之间的区别,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绿色环保节能包装设计”理念。

在《包装结构设计》卓越课程的讨论式教学中,张教授和他的团队以促进学生参与、思考、分析和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实现与学生之间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等方面的认同,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年来,张新昌几乎不间断地参与了本科生的大创活动指导。他通过合理组织团队、实施以老带新、严格工作纪律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等基本素质。

针对2015年底开始的纸包装材料涨价现象,张教授在客观分析涨价原因及其影响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命题:作为一名包装工程师,如何在纸包装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进行包装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为行业提供可替代的包装解决方案,促进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这样,通过专业课程“思政化”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未来优秀包装工程师的个人操守和职业道德。

研究生毕业答辩

顶层设计,建设课程思政教育长效机制

江南大学包装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由于这是一个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略显不足,存在第一志愿率较校内其他专业同比偏低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张新昌教授结合自身在包装工程本科专业教学中承担的《包装结构设计》(校卓越课程)、《产品包装创新实践》(实践教学)等课程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通过顶层设计,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点,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精神。如在《产品包装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中,张教授通过活动策划、选题论证、中期指导、成果物化与作品参赛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坚持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和工匠精神。在《包装结构设计》卓越课程教学中,结合相关章节的授课,从一开始就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创新训练课题、与课程物化成果的产出结合起来,使学生拥有更多完整、系统的实践机会。几年来,每年都有二十多名同学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最终拿到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和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的多个奖项。这一优异成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也增强了学生投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专业责任教授,张新昌还常常依托学院和系里教学改革的配套保障,推进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一是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包装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大四时有四个月的卓工计划顶岗实习。他利用实习动员的机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技能服务于企业、行业;通过关注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努力为企业解决技术和生产中的问题,强化学校和学生自身在企业中的存在感,提升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二是关注年轻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张新昌教授经常在系组织的潜能教师培养、教研讨论等活动中,通过听课指导、言传身教和对话交流等方式,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传递给青年教师,使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教学中,强化老师作为学生领路人的影响力。三是随时关注专业的全面发展。他曾组织过数次面向毕业生和在校生的专业调研以掌握行业和毕业生需求;他也曾在麦克斯分析报告出台后认真梳理包装工程专业的各项指标情况,并积极建议学科、系的老师们关注报告,克服存在的问题。

为本科藏族学生德吉答疑解惑

张新昌教授将思政与专业完美结合,为青年学子打牢思想根基的同时,成为了学院“课程思政”宣传的积极典型,激发了其他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黄正明高度赞扬张教授的课程改革,“如果所有课程都能与思政课协同授课,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转化,润物无声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阅读( (编辑:宣传部)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