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江南学子

【学子风采】陆婷:追求卓越的女孩

发布日期:2018-08-07  来源:  

个人简介:陆婷,女,汉族,1995年11月10日生,中共党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2014年9月入学。2015年9月,被江南大学荣誉学院——至善学院录取。现任中外美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家;中外美术研究院理事;包豪斯国际设计协会会员;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理事;一示珠宝首饰工作室签约设计师等。2017年10月,获得推免资格,录取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本科四年绩点专业第一,行业竞赛获奖近10项,三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以梦为马,追求专业卓越

“岁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我愿,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的梦想家园。”海子的诗,一直诠释着这些年的她。

出身书香门第的她,自小对艺术有着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执着的追求,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之后,她对这个专业从盲目的执念变成了全心全意的热爱与投入。

最初踏入江南大学的她,像被开发了新大陆,满腔好奇与向往。大学之“大”,因有大师而谓大,因有大业而谓大,因有大度而谓大,因有大雅而谓大,因有大德而谓大。云云总总,像潘多拉魔盒,充满无限可能与未知,深深吸引着她去探索。

大学生活至今,三个多学年,在宿舍小小几平米的空间、图书馆各楼层的自习区域、国画教室的长桌、素描色彩教室的画架前、食堂的咖啡厅、设计学院的空教室、深夜的校园街道……都能看到她的俯身绘画的身影,,一丝不苟、不遗余力,对于自己学习的这股子热忱,最应该感谢的,是兴趣,是执念,是热爱,是梦想,是一颗不甘平凡跳动的心。故此,她严格要求自己,每一门课都认真对待,也收获了连续三个学年GPA专业第一与学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的好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成为了学院人尽皆知的大学霸,她不仅引领美术学同学一起画画,还给学弟学妹做了很多分享,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同学。

精益求精,揽获众多大奖

除了在学校经营个人学习,在专业上她积极申请各类全国性的艺术比赛、展览征稿等,一次次的尝试与较量中,她受益颇多。

大二学年,在经过半个多月的内蒙古采风后,她搜集了大量素材。并且依照学院课程安排,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完整而大型的中国工笔画创作,完成作品《以梦为马》,这也是个人风格渐渐形成的处女作,该作品一出,在网络上受到许多好友的赞扬与鼓励,她勇敢的投稿,入选了第八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以梦为马》获得了二等奖,并且因此也得到了中外美术研究院的邀请,担任特聘美术家及助理研究员,中外美术研究院(原中国美术研究院)是经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并正式注册的集研究、展览、学术、教育、出版于一体的专业学术机构,我实在受宠若惊,递交了个人材料并通过审核成功入院。在此之后,备受鼓舞的她有了更多的信心,创作了作品《芷兰思》,也获得了第三届学院派全国艺术与设计大展二等奖,并受邀成为包豪斯国际设计协会会员,以及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理事,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是经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术机构。

大三的专题创作作品《白慕吟》完成之际,正赶上第九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征稿,我再一次投稿,也侥幸获得了三等奖,并再次受到中外美术研究院的邀请,担任理事。

饮水思源,乐于奉献

由于专业领域的小成绩,也是在学生会任职的关系,她受邀为学弟学妹们做过许多次的专业分享、学习经验探讨、保研交流等等,帮助学弟学妹一起在专业领域孜孜精进,参加画展和各大赛事,引领专业学风。饮水思源,她还在大三是回到母校,苏州市第六中学,义务担任大一的实习美术老师兼班主任,指导了众多优秀的学生。

作为至善学院的一份子,她参加了大大小小学院组织的讲座、沙龙、选课等等,穿行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之中,在他们身上,我渐渐发现跨学科结合对本专业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之中,跨领域、全能型的人才必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她再也不只是追求术业有专攻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多的涉猎其他专业与自身专业共同的地方。例如,在此次毕业创作中,她将文学性与艺术性做了较高程度的结合,艺术的发展不该只是自身方向的前进,而更该是兼容合并、紧密结合各领域资源,这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宽更广,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的大艺术理想。

她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同学眼中的学习典范,但她始终谦逊并充满责任感,她指导了学院低年级的美术专业同学在多项赛事中获奖,带领大家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取得多项突破,参加包括在中国(国际)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江苏省第六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等展览,提升了专业的美誉度。

阅读( (编辑:朱艳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