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江南学人

【课程思政】李栋宁:弘扬传统文化 注入思想动能

发布日期:2018-08-16 来源:宣传部  宣传部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中,数媒学院李栋宁教授注重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重视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成为课程思政的良好典型。

弘扬传统文化  注重正心与修身

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习近平总书记英明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对当代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工作具有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李栋宁老师高度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鼓励学生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丰富内心世界。在他给研究生开列的必读书目中,除了专业书籍外,还有大量传统文化、哲学、美学、艺术的经典书籍,如《论语》《礼记》《中国哲学简史》《美的历程》《美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并要求学生定期上交读书笔记,展开交流和讨论。他将这个工作称之为“正心”。“正心”就是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来端正自己的心性和心态,这是做学问的前提。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祖国,从而建立起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激发他们与祖国同在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其次,是“修身”,主要是鼓励和帮助同学形成兼容并蓄、自强不息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化,研究生需要养成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此外,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秀精神。熟知文史的李老师经常会跟学生探讨古时知识分子的人生,如杜甫、王安石、苏东坡、王阳明、曾国藩等,通过先贤的人生故事来激励研究生要乐观豁达、从容地面对来自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

把牢思政教育根本  提升专业学术水平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认识。高校教师必须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李老师作为一名有着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政治学习习惯,不断学习党的各项理论和政策,保持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坚定,始终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中,他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提交入党申请,参加学院党课。他的不少学生已经成功入党,成为了党员。平时他会主动地与学生们探讨信仰的问题,包括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如何坚持信仰、如何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如何将专业学习与理论信仰相结合等。

在毕业设计阶段,李老师也坚持不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贯彻立德树人宗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身为教师必须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就要明道、信道。李老师在教学中执教严谨,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相结合,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智力技能的培养,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并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中。他的讲课内容能够及时引入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内容,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做学问要先做好人,强调个人的德行。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古人云:“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在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中,李老师言传身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始终以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高度重视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为学生树立一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另外,也通过提升内在的修养,用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去感染、影响学生,以期潜移默化地教化学生。在指导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在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学术道德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不仅要在学业上对学生解惑,还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注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李老师会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所属年级、自身不同的成长环境还有性格等方面,分别为他们解答如何选择专业方向、怎样进行论文写作以及怎样应对未来就业压力等问题。比如刚入校的研究生,有的几乎完全不了解学术规范,对自己的研究生涯也缺乏明确的规划,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帮助学生起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学术研究和生活未来发展规划,进而解决在专业学习上的困惑。对于处于毕业困惑或生活困难的学生,李老师还主动与他们交流思想,开导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用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态度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学会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师生的情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李栋宁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阅读( (编辑:朱艳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