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加强学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综合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麻绳最易在细处断”。学校党建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紧握牢基层组织这个“神经末梢”,形成“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切实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服务功能,顺应全面从严新要求,构建管党治党新常态。
学习先行凝神,强化理论自信,推动思想教育新常态。重视思想建党,大兴学习之风,是加强基层党建凝神聚气、补钙强骨的重要法宝。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主动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设计谋划,通过打造分类导学、组织督学、阵地促学、专题研学、干部领学、机制助学“六位一体”的学习教育体系,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同时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理论研究、规律把握,不断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以人为本聚力,强化行动自觉,构建服务师生新常态。服务师生,强化宗旨,是基层党建固本培元的有效助推器,是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外在体现和作用延伸。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通过制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主旨、方向、重点,强化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民生、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五服务”载体建设,推进示范点创建,创新服务机制,做优做亮示范、特色服务。在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断巩固和创新服务渠道,实现基层党组织自身转型与创新发展。
创新机制提质,强化管理自律,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管党治党,关键是“严”,要害是“实”。各级党组织要严密组织形式,主动适应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的新变化,不断扩大组织和工作覆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组织生活内容、步骤、重点的刚性设计,创新方式,强化督查考核约束机制,创新组织生活体系;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落实“控量提质”新要求,稳妥推进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丰富党员作用发挥载体,筑强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严明组织纪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基层党建督查制度,把党建责任级级压紧压实,把党建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努力营造讲规矩、守纪律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