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盈袖志高远,青春逐梦启新程。9月5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思政第一课在文浩馆观众厅隆重举行。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晖、院长伍红林,副院长王芳、于书娟、张春梅、马志强出席典礼,各系负责人、新生班主任、教师代表,优秀校友代表、在校生代表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共同参加典礼。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璐主持。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王晖代表学院对2025级全体新生表示最真挚的欢迎。她表示,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黄金期,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同频共进。她对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心怀“国之大者”,锚定成长坐标。希望新生树立“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在未来的学习中主动关注社会需求、思考文化责任,做有家国情怀、能担时代使命的“大写的人”;二要深耕“人文沃土”,练就过硬本领。寄语新生珍惜学院提供的优质资源,在课堂内外主动探索,既要读“有字之书”夯实理论功底,更要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以扎实的专业本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干者”;三要肩负“青年担当”,绽放青春风采。鼓励新生在实践的大舞台上读好“无字之书”,以青春之行服务社会,以专业所学贡献国家,在书本中涵养“青年气质”,在实践中砥砺“青年担当”。
屈廖健、陈佳冀两位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寄语新生。屈廖健从“为什么来到这里?”“在这里能收获什么?”“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文人?”三个问题为引,期望新生通过学会多元包容、充分与大学校园交互、树立“跨学科、融技术”的学习理念三条路径,实现“知识的深度”“实践的温度”“人文的厚度”三重收获。陈佳冀与新生分享了要“学会享受孤独”“勇敢地试错”“始终保持真诚”的三点体会,希望新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索”,从“学习知识”走向“创造知识”,脚踏实地,也不忘仰望星空;专注本业,也拥抱交叉融合。
全国模范教师、人文学院2007届校友张敏讲述了自己在江南的求学故事,并亲切提出“不给自己设限,在行动中破局;不求一蹴而就,在坚守中扎根”的贴心建议,希望同学们在不完美中生长自信、在长期主义里收获光芒。
学院充分发挥“导师制”“朋辈帮扶”的引领作用,为新生配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副班主任、小先生等育人力量,并在现场举行新生班主任、副班主任、“小先生”聘任仪式。
佩戴校徽仪式上,学院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希望全体新生能秉持着“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文情怀,奋力谱写“江南人”的崭新荣光。
2023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刘思佳代表在校生发言,她围绕“守正·求新·践行”这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自身的成长体会。2025级小学教育(未来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班)叶柳依讲述了自己与江南大学相遇的故事,并代表全体新生表达了心怀热血,坚定理想,努力拼搏,勇担民族复兴之责的共同心声。
会上,伍红林发布《人文学院2025—2026学年“学在人文”“大思政”育人项目》。项目包含“师道人文”“榜样人文”“书香人文”“行知人文”“奋进人文”五大板块,意从“师道”传承到“榜样”引领,于“书香”中品味,在“行知”间实践,最终凝聚为“奋进”的力量。希望新生在这份学院精心准备的成长菜单中汲取养分,努力成长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院精心策划快闪活动,现场全体师生合唱《歌唱祖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典礼结束后,伍红林为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他以“在‘有字书’与‘无字书’间穿行”为题,从“如何在大学期间安顿我们的心灵、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出发,希望同学们秉持人文学院“知行合一,以人育人”的院训精神,将“有字书”与“无字书”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心向星海,奋进同行。人文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思政第一课的成功举办,让新生们倍感振奋。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学长学姐们的传经送宝,让新生们深受启迪。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必将牢记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书写在江南的崭新篇章!

开学典礼现场

王晖讲话

伍红林讲授思政第一课

校友代表张敏发言

快闪《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