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日(法国当地时间10月31日),2025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举行,江南大学Jiangnan-China团队再夺国际金奖!
今年Jiangnan-China团队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陈安琪、曲天直博士研究生指导,来自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设计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和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的18位本科生共同组成。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AMR)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其导致的耐药菌的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抗菌肽因其天然、广谱、低毒的抗菌特性而备受关注。而人体中唯一cathelicidin家族的阳离子抗菌肽LL-37,通过破坏膜结构来杀死病原体,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具有广谱抗菌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极具发展前景。本项目以酿酒酵母作为底盘细胞,采用启动子工程、蛋白酶基因敲除和多拷贝整合等策略,结合发酵条件优化、D2P无细胞体系、产物鉴定等方法,设计CytoFlow平台,利用生物动力学模拟、强化学习和扩散模型,实现高效高产生物合成高性能的LL-37,产量提升约230倍,合成成本大幅低于化学合成。项目首次公开报道LL-37的微生物合成技术,为构建多功能短肽合成的细胞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在近一年的备赛周期中,Jiangnan-China团队系统完成了文献调研、项目选题、实验研究、生物建模、社会实践、科普宣传、美术设计与网站建设等多项任务。项目推进期间,团队积极与科研专家、行业人士及其他高校参赛队伍开展交流,学习先进经验;设计并发放关于合成生物学与抗菌肽的科普问卷与宣传手册,深入无锡市天一中学、辅成实验中学、和畅实验小学及和韵社区开展科普宣讲,传播合成生物学知识与前沿科技动态,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前往无锡市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开展深度交流,为LL-37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在巴黎总决赛现场,Jiangnan-China团队成员沉着自信、发挥稳定,凭借扎实的合成生物学理论基础、严谨清晰的实验数据、富有创见的项目设计与解决方案,以及对合成生物学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深刻理解,全面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出色表现赢得了评委的广泛认可,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国际金奖。
自2018年首次参赛以来,Jiangnan-China团队恪守“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立足国际视野,注重实践创新,累计取得金奖8项、银奖2项、铜奖1项的优异成绩。八年来,参赛学生覆盖校内9个学院,累计近270人。生物工程学院持续依托iGEM这一高水平国际学科竞赛,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奋力实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同频共振。
iGEM赛事介绍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学科竞赛,被誉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世锦赛”。该竞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3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国际赛事,是生命科学与数学、化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相互交叉的跨学科竞赛,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合成生物学学者的重要聚集地,受到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竞逐。

比赛现场

科普活动合影

参会合影

获奖网页证明

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