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江苏赛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及启动会在江南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2025-10-02  文:郭梓津  图:张晗  来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9月26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江苏赛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赛事组织、作品创作与指导经验分享,来自省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质量赛事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会议由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副教授、江苏赛区副秘书长章洁主持。

江苏赛区监审组长、教育部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渊讲话。他指出,赛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他强调,合格且高质量的作品创作要注重图文与表述的规范,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与专业性。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谢振平介绍了研讨会的主题背景,并对大赛的赛题方向与具体要求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经验分享环节,不同高校的教师代表依次发言: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教授陈丽芳从评分标准切入,提醒参赛团队在重视技术含量的同时,务必兼顾视觉展示效果。她提出,作品名称要点题且贴切,作品描述要简练而突出,作品展现要完整且鲜明。在作品准备阶段,她建议参赛选手关注往年赛题与获奖作品,明确赛道选择,并结合课程设计和实践进行创新。

南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郑曦分享了带领学生参赛并获奖的经验。他指出,指导教师的核心作用在于交流和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在作品创作方面,他提出选题应立足于传统文化、社会现象或个人关注点,调研需注重主题分析、用户需求和叙事方式,设计过程中要兼顾叙事逻辑、美学表达与技术测试。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张红伟结合赛事组织与宣传的经验,强调了院系、团委、学生会和科协的协同作用。他建议教师通过举办讲座,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赛事流程及相关工具、方法和资源。同时,他呼吁学生要尽早准备,倡导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形成传帮带机制,挖掘并培养更多有兴趣的参赛者。

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张勇展示了几件往届优秀参赛作品,详细介绍了从创意构思到技术实现的全过程。他强调,作品要兼具创新性与可落地性,才能真正体现赛事的价值。

9月27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江苏赛区启动会在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召开。会议由谢振平主持。

江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慧琪致欢迎词。她首先代表江南大学向莅临启动会的各位专家、评委和指导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竞赛组委会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张慧琪强调,江南大学始终把学科竞赛作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动赛课融合、赛教融合、赛研融合,并期待以此次赛事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深化协同发展。

在赛事解读与培训环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秘书长、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教授刘华群对大赛进行了系统解读。她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往届全国大赛的举办细节与活动流程,并对今年的全国大赛线下活动做了详细介绍。

专家委主任盛瑨教授强调评审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认真对待每一份作品,尊重学生的辛勤劳动,保障评审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谢振平作总结发言。谢振平介绍了江南大学在学生竞赛方面的整体情况,他指出,学校通过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形成了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的良性竞赛生态。近年来,江南大学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多项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在数字媒体领域,学校通过课程共建、项目共研和平台共享,构建了“艺工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既懂艺术设计又掌握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研讨会与启动会的顺利举办,不仅为江苏赛区赛事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研讨会现场

启动会现场

张慧琪发言

盛瑨发言

谢振平总结发言

阅读(

编辑:丁嘉铖

审核:谢振平、王莉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