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能教师成长,积聚教育强国能量,9月28日下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以“立德修身树人圆梦 敬业立学育才强国”为主题,组织学院教师赴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开展第七期“金典讲习”成长实践交流活动。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市场部总监项东亮等相关企业领导、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特邀专家、系部负责人、教学骨干、近三年新进教职工、晋升教授、至善青年学者等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共探主题,共话未来。活动由学院副院长马丕明主持。
深化校企协同,增强强国本领
活动伊始,项东亮致欢迎辞。他回顾了雪豹日化在关键技术研发、生产规模拓展及行业影响力提升方面的发展历程,鼓励青年教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个人成长融入产教融合实践,为行业创新注入活力。学院院长刘仁在致辞中感谢雪豹日化对学院发展的长期支持,并围绕“做人、做事、做学问”对新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他指出,校企合作是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关键,希望青年教师以“金典讲习”为平台,立足学科前沿、锚定国家战略,在教学科研中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培育创新型人才和服务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聚焦个性探索,赋能多维成长
在专家分享环节,三位学者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实践,为教师职业素养养成与多维成长提供新思路。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学院陈志俊教授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青年教师的成长实践》为题,从个人经历出发,剖析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构建“科研-教学-育人”协同发展路径,实现个人价值与学科使命的同频共振。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吴艳阳教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原理”一流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索》,深入解析AI技术对教育教学生态的重塑作用。她主张以多模态资源整合为核心,构建“AI+项目案例”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耦合,为课程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新动能。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创始人刘晓亚教授以《个人发展、教书育人与专业学科建设的共生之路》为题,提出“向内探寻、向外拓展”的发展理念。她结合团队建设和自身育人经验,强调个人成长须与学科、学院发展同向同行,通过科研实践反哺教学创新,在服务行业需求中实现育人使命与学术追求的有机统一。
凝聚发展意志,同创美好未来
活动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潘庆伟在总结中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他结合参会感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立足211大学使命,青年教师要主动担当,锤炼内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与学院同向发力;二是坚守教育者尊严,以德立身、敬业立学,在育人实践中彰显职业价值;三是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发挥学科交叉研讨合作能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他强调,面对AI时代到来,化工、材料领域教师应勇担使命,为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厚基础、强实践、敢创新”的卓越人才。
此次“金典讲习”通过理念碰撞与实践对话,拓宽了认知,活跃了思想,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多元平台,也为校企协同创新和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庆伟总结讲话

雪豹日化董事会秘书兼市场部总监项东亮致欢迎辞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刘仁致辞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马丕明主持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