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阅江南”讲座:《读古诗的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深度对谈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07  文:任小媛  图:贾懿航  来源:图书馆、档案馆

11月5日下午,图书馆三楼“鼋元阅享空间”内座无虚席。由江南大学图书馆主办的“鼋阅江南”系列讲座迎来重磅场次,南京大学景凯旋教授与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黄晓丹教授联袂登台,以《读古诗的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古典诗歌阅读方法与生命意义的深度对谈。活动同步通过学校微信视频号与抖音平台直播,线上线下千余名师生及观众共赴这场诗意之约。

本次对谈紧扣王国维“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的经典命题,结合景凯旋新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与黄晓丹力作《九诗心》,从两种互补的阅读路径出发,重新激活古诗在当代语境中的精神能量。

黄晓丹教授以“入乎其内”为引,带领听众走进杜甫的世界。“读诗不是解码,而是相遇。”她强调,唯有设身处地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情境与情感结构,才能真正触摸到诗句背后涌动的生命痛感与精神韧性。她以《九诗心》中对身处大变局时代的诗人分析为例,指出他们如何将个体苦难转化为文学创作,实现“向死而生”的审美升华。

景凯旋教授则从“出乎其外”的维度切入,将诗歌置于人类普遍精神追求的高度加以审视。他指出,在图像泛滥、语言碎片化的今天,诗歌恰恰守护着“词、形、意”的完整统一,成为连接经验世界与超越性存在的桥梁。“有人说中国人缺乏超越精神,其实我们正是靠诗歌完成超越的。”两位学者虽视角不同,却殊途同归:真正的古诗阅读,既需沉浸于字里行间的细腻感知,也需跳脱时空局限,在更辽阔的人类精神图谱中定位其价值。

两个多小时的对谈,既有学理分析的严谨,又有生命体验的温润,如诗行般流淌进听众心中,拓展了大家对古诗理解的深度。在这场穿越古今的诗意对话中,师生们不仅感受到了经典文学的永恒魅力,更从中获得了心灵的滋养与前行的力量。江南大学图书馆“鼋阅江南”系列讲座将持续以书香为舟,以学思为楫,深度融合阅读体验与文化浸润,引领师生驶向广阔而丰盈的精神家园。

景凯旋教授对谈黄晓丹教授

讲座现场

合照

阅读(

编辑:宋炜

审核:孙颖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