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俄罗斯)科技哲学与科技史研究”首席专家、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万长松教授于2025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对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罗巴切夫斯基命名的国立下诺夫哥罗德大学、国立圣彼得堡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术访问。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鲍里斯·普鲁日宁(Борис Исаевич Пружинин)教授亲切会见了万长松教授一行并互赠礼物。万教授向普鲁日宁教授详细地介绍了江南大学的概况、规模和教学科研情况,特别是自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以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普鲁日宁教授深感兴趣并对中国学者所做的工作表示敬意。他详细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特别指出早在苏联时期,哲学研究所在科学哲学、逻辑学等领域就取得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涌现出凯德洛夫、科普宁、伊里因科夫、季诺维耶夫、列克托尔斯基等一批优秀的科学哲学家,带动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科学哲学的兴起和认识论转向。会谈结束以后,普鲁日宁教授还带领万教授一行参观了哲学研究所档案馆并赠送了最新出版的著作和杂志。
在国立下诺夫哥罗德大学,万长松教授应邀出席主题为“革命与进化:科学、文化、社会中的发展模式”的
第五届全俄科学哲学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俄罗斯科学院伊利亚·卡萨文(Илья Теодорович Касавин)通讯院士、圣彼得堡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拉达·什波瓦洛娃(Лад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Шиповалова)教授、下诺夫哥罗德大学物理系主任亚历山大·马雷舍夫(Александр Игоревич Малышев)教授、下诺夫哥罗德大学哲学教研室主任纳杰日达·阿斯塔绍娃(Надежда Дмитриевна Асташова)教授等100多名学者。10月4日14:00—18:00是第五分会场:《苏联与后苏联时期科学哲学史中俄国际研讨会——中俄两国学术传统的交汇点》举办时间。分会场的俄方秘书是圣彼得堡大学哲学学院的叶琳娜·切博塔列娃( Елена Эдуардовна Чеботарева)博士,中方秘书是河北北方学院的耿海天博士。为使俄罗斯学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学者的工作,万长松教授做了主题报告《俄罗斯科技哲学的范式转换与发展趋势》。报告引起了与会者强烈反响,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伊莉娜·格利弗佐娃(Ири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Грифцова)、国立乌里扬诺夫斯基大学哲学系主任瓦列京·巴热诺夫(Валенти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жанов)等向万长松教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质疑,万教授都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获得了俄罗斯学者的认可。会议期间,大会主席卡萨文通讯院士还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万长松教授,双方简短地交流了意见,万教授向卡萨文通讯院士赠送了礼物和自己的著作。不久前万教授在卡萨文主编的俄罗斯哲学权威期刊《认识论与科学哲学》刚刚发表了论文,为此向卡萨文主编表示衷心感谢。
出访俄罗斯期间,万长松教授还回访了圣彼得堡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与教研室主任拉达·什波瓦洛娃教授、亚历山大·雷巴斯教授和叶琳娜·切博塔列娃副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中国和俄罗斯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交换了意见,认为在科学技术哲学、STS和人工智能哲学问题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合作空间。双方还就在《圣彼得堡大学学报》《Философский полилог》等俄罗斯重要期刊合作发表科技哲学论文进行了实质性会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访问之余,万长松教授还参观了“俄罗斯武装力量中央博物馆”,深刻了解苏联人民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伟大胜利。此次出访他还拜谒了位于红场的列宁墓,瞻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的遗容,更加坚定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万长松教授向卡萨文通讯院士赠送自己的著作

《哲学问题》主编普鲁日宁向万长松教授赠送最新出版的杂志

普鲁日宁教授与万长松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万长松教授出席第五届全俄科学哲学会议

报告后万长松教授与出席第五分会场的俄罗斯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