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4月23日】4月18日至20日,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江南大学举办。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省42所高校的356支队伍、近1800名师生齐聚一堂,在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三大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新实践盛宴。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在讲话中指出,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能够进一步推动高等工程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希望各高校要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实战竞赛阶段,工程场景数字化仿真、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太阳能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竞相展示。在新能源车赛道现场,温差电动车参赛团队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我们的小车采用轻量化设计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仿真运行轨迹,尽可能减少能量损耗,达到最大行驶距离。”来自江南大学的参赛选手介绍道。
智能物流搬运赛区,机器人穿梭往来,精准完成货物识别、抓取和运输;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中,智能分类系统展现出惊人的识别准确率;智能救援赛项则模拟各救援场景,考验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对救援目标高效搜索、安全转运能力。虚拟仿真赛道比赛中,工程场景数字化赛项选手们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逼真工程场景;企业运营仿真赛项则通过模拟真实商业环境,考查学生的系统决策能力。
据悉,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大赛以“需求驱动”和“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设置”为导向,紧贴国家工程领域发展前沿,融入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国际化元素,从基础工程设计、人工智能赋能的机电综合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与决策、数字化新媒体、工程文化知识等国家最需要的领域入手,寻求智能化的创新突破。
本文来源:科学网https://news.sciencenet.cn/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4/54270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