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校园7月17日】今年暑期,来自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积极参与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春晖·农禾夏日行动计划”,前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开展主题为“江南锡韵绕严家桥 洄游新农振兴乡村”的“三下乡”驻村调研实践活动。
团队怀揣热忱奔赴严家桥村,开展调研访谈,为村庄发展献策;推进支教服务,实现五育并举;举办融合锡剧特色的纳凉晚会,呈现文化盛宴;开展慰劳助残活动,送去温暖关怀。
领航访谈探村策,调研深耕寻振兴
据悉,严家桥村位于太湖流域,是锡、澄、虞三地交界的江南古镇,拥有700多年历史。它是锡剧发源地、革命根据地、唐氏家族发祥地,也是人才辈出的教授村,有“四码头”(米、布、书、医)之称。该村文化底蕴深厚,获全国文明村、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荣誉,近年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严家桥的乡村振兴路上,总有那样一群领航者,他们或将青春奉献于国家级非遗锡剧的薪火相传、或从大城市返乡开拓村咖经济、或默默无闻服务村庄长远发展……为深入了解严家桥村的历史文化与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对村两委成员、返乡青年、非遗传承人、康养中心负责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展开深入访谈,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与力量。
村两委成员介绍说,该村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核心,近年来通过精心培育“严家桥大米”等特色农产品,成功推动了农业、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共进的良好局面。
团队特别采访当地农文旅融合的菠菠叔家庭农场,农场主菠菠叔说道:“我们的农场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民投身有机农业,还巧妙地将农家乐模式与文旅研学活动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农文旅融合能够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亟待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新生力量投身其中。”团队负责人说。

五育并举育新苗,多彩课堂筑梦田
团队在无锡市羊尖镇严家桥幼儿园开展“探寻锡韵美 星火严家桥”主题儿童营支教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活动和田野访谈,为乡村儿童播撒欢乐与智慧,积累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一线观察经验。
青年学子们发挥专业智慧,设计主题鲜明的活动,构建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多元体系,由团队成员们轮流授课。在红色故事讲授中,孩子们被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深深吸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简单的互动,让红色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发芽。
通过红色故事、投篮、绘画、折纸、传统游戏等活动,青年学子们为孩子们传递中华文化、培养协作与规则意识,浸润童心。他们走进乡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感知教育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协作精神、创造热情、运动活力、文化认同与劳动智慧。
团队负责人表示,一次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的儿童营支教,不仅能够拓宽乡村孩童的知识视野,更能够点亮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播撒成长的希望。
纳凉夜话传文脉,歌舞承辉映古村
一场村民们喜闻乐见的纳凉晚会,不仅能够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更能够营造邻里之间和睦的氛围。团队联合锡山区乐羊艺术团在锡剧小剧场举办了一场名为“古韵严家桥,夏夜纳凉情”的纳凉晚会,为“锡剧之乡”送上了一场融合非遗韵味与青春活力的文化盛宴。
在节目的打磨阶段,团队特别采访了多位资深锡剧传承人以及锡剧宗师的后人。“只要我们戏曲人齐心协力,戏曲艺术一定能够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锡剧传承人的信念让团队深受感触。从老一辈艺术家们精湛的演绎,到“锡剧班”中儿童们专注而充满希望地学艺,实践团青年们看到了艺术传承的生动实践。
晚会在合唱《稻香》中启幕,锡剧《庵会》《前园会》选段将江南女子的温婉演绎得淋漓尽致,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精彩纷呈。晚会高潮迭起,“击鼓传花”游戏互动、广场舞《爱我中华》、歌曲串烧等环节,让村民们沉浸其中。晚会尾声,全场齐唱《少年中国说》,将气氛推向高潮。
敬老扶残递暖意,躬身践爱显担当
尊老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九如城康养中心,开展了一场温馨的慰老助残活动,为长者和特殊群体送去关怀与欢乐。
“我们工作人员的年龄对于老人们来说都是小辈,相处久了,有的老人们就把我们看作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长辈照顾。”康养中心院长亲切地告诉青年们。在这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千年家训得到了实现。
在居住区,团队成员与老人们亲切交流。王老先生自豪地说:“我每天锻炼,身体硬朗得很,看我这指力!”边说边展示锻炼的“独门绝技”。一位八旬老党员讲起入党60周年合影,眼中闪着光:“那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青年们深受感动。
在与残障人士交谈时,团队成员了解到他们的独特生活。一位残障朋友笑着说:“虽然身体不便,但我们也能过得精彩。”青年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和满满的关怀,与这些自强不息的朋友们展开了温馨互动。
团队负责人表示,短暂而充实的实践调研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青年心中扎根。“让青年回归乡村,让乡村拥抱青年”是“春晖·农禾夏日行动计划”计划发起的初衷,也是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在本次“三下乡”实践中保持的初心。“青年根系乡土,智慧反哺桑梓。严家桥村的探索只是序章,团队将继续以智慧与担当,守护江南文脉,助力水乡新生,让锡韵古村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步履不停,耕耘不止。”
本文来源:中青校园
原文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9181818&app_version=1.6.2&sid=1638389&time=1752741293&signature=n85edrWAo2wXgEPm3Qv7On8XNcWV6Dq4lN06jZVDYx9qpkBKMb&sign=389445ad53de205154abb36beab26e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