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从文化感知到设计实践,2025年江南大学国际设计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7-31  文:环球时报客户端  来源:环球时报客户端
资料来源 环球时报客户端

【环球时报客户端7月31日】7月25日, 2025年江南大学国际设计暑期学校——“跨越·共融 感知中国跨文化体验设计”在该校设计学院圆满落幕。此次国际设计暑期学校为期12天,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是YES项目框架下的短期留学生交流活动,共邀请了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五个国家的9名欧洲留学生共同参与,在跨文化交融中体验设计的魅力。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周林介绍,本次国际设计暑期学校课程巧妙地将文化体验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不仅邀请了城市形象设计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非遗传承人等进行专题学术报告、设计方法授课与实践经验分享,还安排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无锡博物院等实地调研活动,进而引导留学生深度参与江南文化相关的设计项目,让他们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中西方专家授课的内容让留学生们印象深刻。“在欧洲,我们的老师习惯从‘问题’出发找答案,而中国教授则从实际的设计案例进行解析,引导我们深化人文关怀,促进文脉传承。不同的设计逻辑在讨论中碰撞,却在‘如何让设计更有温度’的共识里相融,让每个人都在跨文化视角里拓宽了设计的边界。”来自瑞士的Elizabeth Nazarova表示。

经过学习,欧洲留学生们能够很好地将文化元素与实用功能融合进作品中,展现出了他们对江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出色的创意表现力。其中,“回声故事穹顶”作品将降噪功能与无锡运河文化传播相结合,以互动故事的形式让儿童感受文化,既具实用性又充满人文关怀,展现了对当地文化场景的细致观察与创新转化。

来自法国的Lilou Mouilleron-Becar谈到,设计工作坊里,大家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旁观者,而是跨文化设计的创作者。他所在的小组以“江南”为灵感源,将古运河的航运记忆浓缩成“传艺舫”。这艘永久停泊的文化船,则以运河船只为载体,聚焦传统工艺传承,通过现代设计打造跨年龄层的实践工坊,既守护了地方文化与工艺,又强化了社区与运河历史的联结,体现了对文化传承方式的独特思考和创新设计能力。

此次国际设计暑期学校以设计为桥、理解为光,从文化感知到设计实践,让留学生们在江南河畔实现深度的文化共融,用设计把文化讲给世界听。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4NiRB8nO5ak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