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打包”入列非遗之后 泰伯庙会该如何传承

发布日期:2025-08-15  文:刘亚  来源:无锡日报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8月15日】8月9日,一场主题为“泰伯庙会文化价值与无锡非遗传承”的座谈会在梅里古镇举办。来自吴文化研究会、江南文化研究会、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无锡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主旨报告、自由讨论、总结交流等形式探讨无锡泰伯庙会价值及其新时代发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课题。

2024年,泰伯庙会被“打包”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其重要的人类文化价值。吴文化研究会会长黄树生认为,在当代语境之下,泰伯庙会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吴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延续,“近年来,泰伯庙会在活态传承、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社群凝聚及文明互鉴等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创新,未来,仍需拓展非遗的现代实践,构建一个人文经济学样本。”

对于泰伯庙会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和当代价值还体现在其赋能梅村文化高质量发展上。吴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王永春表示:“在梅村,以泰伯庙会为代表的非遗民俗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文化遗产精品工程。”

如何让非遗出圈,走向更年轻化的实践?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张春梅结合互联网技术,从当下时代背景出发,以丰富的实例进行了阐述:“非遗可以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进行结合,比如影视、广场舞、市集等;非遗和科技的结合,则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学者庄若江认为,推动吴文化发展最好的方式不是学界封闭的研究,而是让以泰伯庙会为代表的非遗民俗“活”起来,“在无锡可以开拓线上的文化旅游专线,串联起吃穿住行,让文化游变成休闲游;更可以将吴文化内容植入文化产业链中,结合发达的电影工业技术,制作出更多精良的反映吴地文化的电影。”

据悉,该活动由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办事处主办,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等协办。

本文来源:无锡日报http://szb.wxrb.com/layout/202508/15/node_A01.html

原文链接:http://szb.wxrb.com/content/202508/15/content_269778.html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