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起江南,梦赴川西|萤火虽微,愿为其芒——江南学子暑期支教行

发布日期:2025-08-28  文:中华网  来源:中华网

资料来源 中华网

【中华网8月28日】大渡河奔涌,铁索桥静卧。7月12日至8月5日,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鼋起江南,梦赴川西”支教团14名师生,辗转近40小时、1800余公里,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得妥小学同步开展“韧性童年,无限可能”暑期夏令营,为60余名藏、彝、汉等各族儿童点亮21天“远山时光”。

绿皮火车驰行,载初心滚烫

7月12日晚,支教团从无锡启程。硬卧车厢里,队员们围坐一团:有人最后一次核对教案,有人把安全儿歌编成顺口溜。窗外风景由江南烟波渐成蜀道雄关,“我们”一词在车轮与铁轨的撞击中愈发清晰——那是搬运行李时的互助,是高原反应时递来的氧气瓶,更是同一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约定。

7月14日午后,列车抵达泸定。清冽山风拂去仆仆风尘,队员们未及细看大渡河激流,便投身志愿者培训、教室布置、教材分装,直至夜色深沉。

精彩课堂铺展,撑羽翼安然

夏令营课程分主题课、兴趣课、作业辅导三大板块,累计开课1200余人次。

主题课上,“价值观拍卖会”让“健康”“家庭”成为竞拍的“人生关键词”;性别平等、防拐骗、防溺水等课程,以情景演练、互动问答的形式,把安全自护的种子播进孩子心田;情绪体验课里,孩子们闭眼聆听自己的心跳,第一次用“情绪红绿灯”与内心对话。

兴趣课堂更是五彩斑斓:日慈公益基金会专员带来50个魔方,五彩方块在孩子指尖飞速归位;橙子老师一声哨响,足球在高原操场上划出一道道弧线;小朱老师的“压力喷泉”实验水柱冲天,孩子们齐声喊出“长大想当科学家”;创意扎染大课堂上,一件件可爱有趣的衣服让人爱不释手;石间彩绘、音乐鉴赏、光影放映室……每一节课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世界有多大,梦想就可以有多远。

趣味赛场雀跃,令山谷欢腾

7月26日,首届“远山趣味运动会”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举行。两人三足、旋风跑、乒乓球、跳绳依次开赛。绑带勒住脚踝,也系牢了默契;长杆旋转,尖叫声与笑声此起彼伏。因雨转战室内的跳绳赛仍不减热情,“唰唰”绳音与“加油”声交织成最热烈的交响。颁奖时,36个魔方拼成一颗五彩爱心,孩子们高举“运动小达人”奖状,镜头定格成这个夏天最明亮的笑脸。

红色征途跋涉,将信仰镌深

支教间隙,师生们踏上红色调研之旅:踏泸定桥,铁索泠泠作响;访磨西会议旧址,松涛声声入耳。队员们把现场采集的长征故事带回课堂,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PPT里“重走”雪山草地,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懂得:脚下这片热土,曾因信仰而波澜壮阔。

一场“叶脉拓时光”,道别离而不舍

8月5日,结营仪式在蝉鸣与泪光中开启。亲子气球赛让广场瞬间沸腾;班主任宝莉老师细数21天点滴,“没有波澜壮阔,却句句落在人心最软的地方”;彩色卡纸制成的成长纪念册写满老师手写寄语;叶脉拓印帆布袋上,墨迹未干的名字与草木清香一起,封存了最珍贵的夏日记忆。

快门声响,孩子们一手抱帆布袋、一手高举纪念册,家长和老师环立其后——镜头里每一双眼睛都盛着对未来的眺望。

如今,列车已返江南,但“远山”的故事仍在续写:支教团募集的500册绘本正分批寄往各个山区小学;队员拍摄的3000张照片云端上线,让更多人看见小朋友们的笑脸。

山河远阔,星火成炬。正如支教团临别所言:“愿你乘风,携梦远航;愿我归来,仍是少年。”这个夏天,江南大学青年用21天短暂时光,在川西大地写下最滚烫的青春注脚。

本文来源:中华网https://www.china.com/

原文链接:https://mtz.china.com/touzi/2025/0828/186178.html


阅读(

编辑:于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