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校园9月5日】为深挖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探寻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皖里江山·赤传薪火”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4日到7月17日奔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独山镇、大别山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实践中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通过采访模范人物、参观红色场馆、对接地方企业等方式,以青春之姿,访基层榜样之家,探革命先辈之路,谈老区振兴之题。力求在榜样寻访中感悟初心,在产品调研中贡献智慧,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活动对实践团成员有重大意义:茶山叠着红旗,小船连着公路,青春的脚步从历史走向未来。这些碎片拼成的,正是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它藏在余医生药箱的叮当声里,烙在年轻茶人晒得黝黑的脸上,更写在茶树与5G基站共同生长的山野间。

本文来源:中青校园
原文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1231319&app_version=1.6.2&sid=1651239&time=1757578729&signature=LjE9mdZzRG3lxVgkq8na3RloKunX2d7yJ6vBKw0oObepWDXrMP&sign=51999c37e702fcc66eef8b74fd0c0f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