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 : “南国北疆”跨越近万里的“食”践答卷

发布日期:2025-10-11  文:通讯员 胡峰 郭凌旭 余芷伊 刘佳  来源:中青校园

资料来源 中青校园

【中青校园10月10日】“昆冈出美玉”,以“昆玉”为名的新疆昆玉市,以其丰富的地域特产与发展活力,吸引着众多青春的脚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于7月12日远赴祖国西北边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4连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联合开展为期八天的“南国北疆”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边疆发展,用实际行动与青春热血,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书写着崭新的篇章。实践队员为当地居民带去具有江南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活动,为连队生活增添色彩,更以挺膺担当之姿,为建设边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从“锁边”到“扩绿”:锁边工程谱写大漠新篇

7月13日,实践团抵达224团新开发的7.38万亩土地。在当地农户的陪同下,参观沙漠中顽强生长的石葵、土豆和西瓜等农作物。得益于干旱气候与充足日照,这些农作物不仅含糖量高,更富含维生素和天然矿物质。从作物的沙漠种植技术到全面覆盖的滴灌、喷灌系统。汽车穿行在沙漠公路上,一路伴随着一望无垠的沙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驻足时,讲解员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大漠边疆的“锁边工程”——长达3000余公里的绿色阻沙带和30余万亩的良田,共同铸就了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范。随后,队员们走进茫茫大漠,切身感受壮美无垠的瀚海与铺天盖地的风沙。

赓续红色血脉:老兵精神薪火相传

7月14日,实践队员们同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一同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沙海老兵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的英雄事迹,他们骁勇无畏,挺进和田,终其一生扎根建设南疆。一句“和田驻军万不可退”的命令让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沙漠。随后,队员们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在纪念碑前,全体成员肃然起敬,革命先烈“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信念,成为青年们最珍贵的精神补给。

食育筑梦:童心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15日上午,实践队员们走进4连活动室,为当地小朋友们带去一堂名为“七彩假期 食育童行”的科普课程。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食品知识,并通过生动的实验带领小朋友们探索食物背后的科学秘密。

“饮料成分放大镜”环节,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揭开了饮料背后隐藏的健康秘密,引发阵阵惊呼。在“石榴花馍”制作中,队员们以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花为造型,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独属于自己的“石榴花馍”。

除此之外,江南大学与石河子大学的食品学子还携手合作,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与动手实践中拉近彼此距离。在16日举行的“食育运动会”上,队员们引导当地青少年从科学层面认识特色美食,并通过投壶和沙包游戏帮助他们分辨健康食品,使学习趣味盎然;在“多彩民族餐盘”活动中,孩子们亲手用黏土巧妙制作出馕、烤肉、葡萄等本地食物,展现出丰富创造力;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食育”活动中,队员们为孩子们介绍四季饮食特色,并带领他们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产业探新:舌尖美味助力乡村振兴

在茉语凡公司红枣生产基地,队员们品尝了红枣,巴旦木,葡萄干等当地美食,并参观了红枣创意咖啡、红枣普洱茶饮、枣肉苁蓉、枣雪菊等创新展品。

夕阳的余晖为戈壁滩镶上金边,伴随着欢声笑语,为期八天的食育新疆行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用专业与热爱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文来源:中青校园

原文链接:https://app.cycnet.com.cn/n?timestamp=1760085589&signature=kK7NG5y3ARBp086mVjYvXqoO6IVwJ9wPDMarEXlQdnLwJxe9bq&device_type=android&app_version=1.6.2&from=cat


阅读(

编辑:于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