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二十四帧,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什么呢?是那些中国画中常见的弯曲梅枝?还是影视剧中白雪覆盖下的梅花倩影?但这些都不是我记忆中的梅花,我所见的梅花,就是校园里最为普通,却又不凡的那一种。
许多人误以为梅花只在冬日绽放,实则不然,我也是直到来到大学,校园里遍植梅花树后,才知晓梅花其实是春日初绽的。无数次在凛冽北风中企盼春天,我铭记了春日里风中弥漫的梅花香,铭记了每次下课后映入眼帘的满园粉黛。“春林花多盛”,梅花初绽之时,冬去春来,三月的校园里最为繁盛的花朵便是梅花。万物尚未苏醒时,梅花却已借春风之势绚烂绽放,一枝枝粉色悄然进入人们的视线,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落在梅花之上,更添几分灵动。此刻,鸟儿在枝头欢歌,蜜蜂在花间忙碌,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然而,比起视觉,嗅觉往往更能让人率先感受到梅花的存在。微风轻拂,带来缕缕清香,那是梅花独有的韵味,萦绕于鼻端,令人心旷神怡。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成为梅花最佳的点缀,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唯有亲眼目睹方能真正领略其美。
但其实,梅花最具生命力之时并非盛开之际。
前几日的一场大雨,瞬间将飙升的温度拉回谷底。因雨势颇大,我只得徒步撑伞前往教室。途中无事,我开始留意路旁的风景,突然想到:梅花怎么样了?花瓣定会被打落吧。怀着这种担忧,我加快了步伐。到达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粉色的花瓣以及枝条上被雨水打蔫的花朵。我直直地看着这一地的凋零,但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它繁花满枝的模样。雨水与泥土,一个清澈,一个浑浊,这两个奇妙的结合,却将梅花真正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衬托出花瓣的娇嫩与艳丽。地上的衰败,枝头的残花,雨水不断落下,这一幕,我认为比其他任何时候的梅花都要美丽,这是盛极而衰的美丽,是涌动生命力的美丽。这是潮湿初春赠予它的礼物,是赋予它的第二次生命。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生于春日,却与凛冽寒风顽强抗争。那时,我只记得它狼狈的模样,却忽略了每一次风雨冲刷后依然挺立的花朵,坚定抬头是它每一次的选择。
梅蘸风雨,祈愿春暖。总以为春天遥不可及,抬眼却发现,原来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梅花的二十四帧之后,迎来的是更加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