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集成电路学院IC学术系列论坛——研究论坛第八期活动在学院A116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2023级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王亮和董祥瑞进行学术分享,学院110余名研究生参会学习并展开交流。
王亮以《基于太赫兹超材料的谐振结构传感器研究》为主题,他介绍了研究背景,包括太赫兹波特性、超材料优势、晶格共振、连续域束缚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阐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于晶格共振、QBIC和谐振结构太赫兹传感器的结构、吸收峰、近场分布及传感性能等,最后他总结了超表面应用前景,指出本研究设计相关传感器并分析其机制与高传感性能。
董祥瑞以《基于改性In2O3的三甲胺传感器及其鱼类腐败检测研究》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通过优化电荷泵电路架构实现单一电荷泵电路产生多模式字线电压的研究过程。他指出,在存算一体芯片的电压生成领域,多模式电荷泵技术因其能有效解决传统架构面积开销大、电压精度不足的问题成为核心技术突破方向。其研究通过引入可重构电荷泵单元、PSM稳压调制技术和非交叠时钟相位控制方案,实现了单电荷泵电路对正/负高压的多模式输出,设计了基于高压MOS开关的全局字线模式控制电路,优化了泵电容复用机制与时钟信号相位差控制策略,显著降低了电荷泄漏和输出纹波。在此基础上最终设计出支持±4V/6V多电压模式、电压误差小于0.5%的高精度电荷泵系统。
会后,现场同学们与嘉宾进行了探讨交流,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启迪科研思路。

王亮作分享

董祥睿作分享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