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日期:2025-09-05  文:侯玉莹  图:任琳炜  来源: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式隆重举行。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组织师生通过集中观看、自行观看、回放观看等多种形式,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盛大的时刻,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姿、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整齐划一的队列步伐,让全院师生深受震撼、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刻铭记抗战历史,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爱国情怀融入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实践中,以专业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 “纤装智慧”。

抗战精神为引,肩负学科建设与育人使命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陆敏芝:观看九三阅兵,先辈们浴血奋战、救亡图存与如今国力强盛、国富民强的交织画面令人震撼。回望抗战岁月,缅怀先烈英勇,国耻难忘,吾辈当以史为鉴,弘扬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新工科建设浪潮中,高质量党建是推动学院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将抗战精神、家国情怀融入思政教育,让专业学习与报国理想同频。同时,以党建促协同,联合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党组织共建实践基地,为新工科人才搭建“学研用”平台,真正以党建红引领工科强,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航空航天事业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助力国家科技发展与民族复兴。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院长 武湛君:观看九三阅兵,我的内心满是震撼与自豪。这场阅兵不仅是对胜利的纪念,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对于学院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而言,这是一次激励与指引,第一批本科生今年刚刚入学,承载着我们专业发展的希望。如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将立足专业,扎根低空经济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以科研成果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科研报国的目标,在时代发展浪潮中贡献学院的力量。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典堂:在本次纪念大会及阅兵,我深感震撼与自豪。当看到诸多新一代高科技武器亮相时,我切实体会到这些硬核装备为国家和人民保驾护航的强大力量,也为国家的日益昌盛感到无比骄傲。我长期从事编织复合材料与空天应用相关研究,深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与基础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牢记育人使命,继续深耕专业领域,坚持把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与基础应用相结合,努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副院长 柳宁: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震撼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新型装备如东风-5C、歼-35等大国重器以及多型先进智能化无人装备悉数亮相,展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飞速进步,智能化、无人化趋势尤为突出,彰显了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实力。阅兵不仅展示战略威慑,更通过抗战老兵与和平鸽传递了珍爱和平的信念。联合指挥与体系作战的呈现,体现了军队改革成效。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中国以强大军事实力捍卫国家安全,同时向世界表达维护和平的决心。这场阅兵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我们肩负的责任,激励我们在飞行器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上不断努力,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抗战精神融入课堂,培育新工科人才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副教授、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成虎:今天的阅兵仪式中,空中梯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向全世界昭告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令人倍感振奋。低空技术相关装备的展示彰显了我国低空防御技术的强大实力,这与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智能驱动创新”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学院依托优势学科建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交叉学科,正符合国家对低空领域人才的需求。作为专任教师,要培养更多适应低空技术发展的创新人才,为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深感责任重大。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副教授 高东岳:

观九三阅兵有感

金戈列阵待启航,沙场点兵显盛强。

银鹰破雾穿云劲,铁骥驰原卷旆狂。

山河焕彩旌旗烈,神州重光日月彰。

矢志强国同力勇,丹心所向无敢当。

育李培桃传薪远,承风继志续炎黄。

愿携学子追新梦,立马黄龙谱华章。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辅导员 张同舟:大会期间,在我校江阴霞客湾校区,全体军训带训辅导员和教官,组织了近600名大一新生集中收看了阅兵仪式,全体在场人员都深受鼓舞,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当前,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首届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正在接受军事训练,绿茵场上,同学们刻苦训练,英姿勃发,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未来三周,我将继续和带训教官团结协作,带领他们上好大学第一课,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以青春奋进之力,绘就报国答卷

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学生党支部 孙瑞膛:观看本次的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空中梯队悬挂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标语、各种方阵接受崇高敬意的画面,以及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示的强大国防实力,都令人震撼不已。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先烈的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我深切体会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为国家的发展与强盛倍感自豪,同时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当以更昂扬的姿态立足岗位,砥砺前行。

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学生党支部 吴守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先辈们的缅怀和致敬。它提醒着我们,要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浩浩汤汤,何其壮哉!”新型主战坦克、先进的舰载机、新一代歼击机、高超声速导弹、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战略核威慑力量让我们自豪感油然而生,底气十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先辈们的期望和嘱托,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拼搏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构力学与工程应用学生党支部 曾静怡: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时,我深刻体会到专业使命与民族命运的共振。当新型装备方阵驶过长安街,我懂得现代国防基建中每一座桥梁、每条隧道的战略意义。基础设施是国之脊梁,抗震防灾是民生盾牌。正如受阅部队展现的钢铁意志,我们也要用钢筋混凝土般的信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传承红色基因,让每项工程都成为守护山河的无声誓言。

结构力学与工程应用学生党支部 李嘉诚:9月3日,一场展现国威军威的阅兵盛典徐徐展开。三军将士步伐铿锵,新型装备气势如虹,战机划过长空留下五彩烟带。当抗战老兵方队出现时,许多观众热泪盈眶,那些布满皱纹的面容,曾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挺起的脊梁。阅兵场上,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先辈的鲜血与今人的汗水共同熔铸成国家的盾牌。当国之重器逐一亮相,内心被激动、欣慰与安全感填满。让我深刻理解: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更在于珍视和平、铭记历史的民族品格。唯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是努力前行的士兵,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新生 郑伊如:今天上午集中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深感这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也是面向未来的和平宣示。作为一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当最新型战机以完美姿态飞过天安门广场,我看到的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代代航空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每一道气流划过机翼的轨迹,每一个编队保持的精准距离,都在诉说着中国航空工业从追赶到并跑的艰辛历程。今天的中国已非昔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愿以先辈为榜样,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新生 黄冰琪:观看本次盛大的阅兵仪式之后,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人民军队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巍峨雄壮的战车战机,无不彰显着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今日的国泰民安来之不易,是由无数先辈的奋斗牺牲和当代人的默默奉献所铸就。一股强烈的安全感与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受鼓舞。我们定当珍惜韶华,砥砺前行,将这份感动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为了凝聚更强大的奋进力量。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将以此次观看纪念大会和阅兵式为契机,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教学科研的热情、勤学求知的动力,在复合材料创新、低空装备升级的赛道上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书写属于“纤装人” 的时代答卷!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师生观看纪念大会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师生观看纪念大会

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师生观看纪念大会

2025级本科新生观礼会场

阅读(

编辑:任琳炜

审核:陆敏芝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