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学院举办校政企交流会暨企业家论坛(滨湖专场)

发布日期:2025-11-20  文:胡卉君  图:张馨匀  来源:卓越工程师学院

11月19日下午,卓越工程师学院在文浩科学馆举办“2025年校政企交流会暨企业家论坛(滨湖中心专场)”。滨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印珺,滨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工贸管理站副站长王宁,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胡萍;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MEMS研发总监夏长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微系统集成工艺中心副主任王刚,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对外合作部项目经理周意杰;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奚晓岚、副院长孙子文,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光辉以及百余名师生出席论坛。论坛由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周主持。

本次论坛通过政策解读、典型选树、成果汇报、产业洞察与实践分享,展示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滨湖中心在校政企协同育人方面的阶段性成效,为共同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路径、深化产学研融合新生态指明方向。

奚晓岚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历史。她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不是高校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企业、高校的“协奏曲”,我校与滨湖区委、区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包括华润微电子在内的华润集团等单位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期待未来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协同育人。

孙子文作《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题报告。她介绍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成果,重点介绍卓越工程师学院的“1+N”“N+1”培养模式、校政企联合招培机制以及滨湖中心建设进展。

该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区域主导产业,与22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和联合培养基地,推动“企业出题、学院解题、产业验题”的闭环培养机制落地见效。2024级硕士研究生入企率达74%,其中与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100%入企实践,真正将课堂延伸至生产线、将论文写在车间。

李光辉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分享其多年来参与校企合作的经验及近期成果。他提出需以制度建设护航合作,企业确保学生科研时间,学生专注实践本领提升,以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丁海峰作为学生代表分享其入企实践经历与学科竞赛成果。

为表彰在产教融合进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优秀学子,会议设置颁奖环节。王宁为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颁发企业专家荣誉证书;胡萍为获“2025年度卓越工程师学院科技希望之星”的毕易等10名同学颁奖;印珺为获“2025年度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日科技之星”的丁海峰同学颁奖。

在企业家论坛环节,三位来自产业一线的专家带来前沿学科领域报告。

周意杰作《申威创新路》主题报告,介绍申威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并系统阐述从“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到“申威班”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实践。

王刚作《12英寸有机晶上系统集成工艺》主题报告,深入剖析高密度集成工艺面临的工程难题与国内技术路径的突破方向,探讨人工智能在封装工艺开发中的应用。

夏长奉作《深耕特色工艺 助力国芯国造》主题报告,对企业相关情况及华润上华工艺技术进行介绍,强调对工程师“逻辑思维、持续学习、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的要求。

本次论坛不仅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重要实践,更是校政企三方共谋发展、共育人才、共享成果的战略协同。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两市六区”各中心为支点,深化“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学院答题、产业验题”的闭环模式,为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地注入强劲动能,也为服务无锡“465”现代产业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奚晓岚致辞

孙子文作报告

校内导师李光辉发言

颁奖仪式

企业家论坛


阅读(

编辑:胡卉君

审核:孙子文、李雷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