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位置: 首页 - 学术 - 正文

生物工程学院周哲敏教授和聂尧教授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合作发表重要综述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生物工程学院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周哲敏教授和聂尧教授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Loop engineering in enzymes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Mechanisms, methodologies, and engineering strategies》的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性地总结了酶分子中环区(Loop)的结构功能、构象动力学机制、实验与计算方法以及工程策略,为理性设计高性能酶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技术路径。

在生物技术领域,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生物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环区作为连接α-螺旋和β-折叠的柔性区域,虽不具备规整二级结构,却在酶的催化活性、底物特异性、环境适应性及变构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综述首次从“结构—动态—功能”多维度系统梳理了环区的研究进展,涵盖其生理功能、分子机制、分析方法及工程策略,填补了该领域系统性综述的空白。

文章重点阐述了环区在调节催化活性、决定反应特异性、环境适应(如pH、温度、溶剂耐受)以及信号响应等方面的多功能性;总结了实验技术(如X射线晶体学、冷冻电镜、核磁共振、氢氘交换质谱等)和计算方法(如Rosetta、AlphaFold2、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在环区研究中的应用与局限;并系统评述了定点突变、定向进化、理性设计等环区工程策略及其在酶性能优化中的成功案例。

该综述突出强调了环区构象动态性在酶功能调控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未来研究应整合实验与计算手段,发展动态构象解析与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新方法,推动酶工程向“可编程设计”方向发展。该研究成果或将显著促进对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为工业酶制剂的开发与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绿色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我校周哲敏教授和聂尧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2022级博士生宋晨硕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A0914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JUSRP124019)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734975025002022

图文摘要

阅读(

编辑:韩来闯

审核:聂尧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