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江南
03-18
2022
新研究模仿螳螂虾“看见”圆偏振光
【中国科学报】螳螂虾被称为“活化石”,起源于恐龙时代。螳螂虾的复眼拥有数量众多、排列有序的小眼,使其能看到光的偏振特性。受此启发,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胥传来团队将手性金纳米颗粒组装排列形成金纳米膜,实现了圆偏振光的精准区分与识别。研究工作3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偏振光的探测能有效提高细节的可见性,在遥感探测、环境监测、信息加密传输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左圆...
03-18
2022
像螳螂虾一样“看见”圆偏振光
【科学网】螳螂虾被称为“活化石”,起源于恐龙时代。螳螂虾的复眼拥有数量众多的小眼,这些小眼有序排列,能够使其看到光的偏振特性,帮助自己捕猎或躲避天敌。可以说,螳螂虾之所以能存活至今,与它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视觉系统不无关系。受此启发,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胥传来教授团队将手性金纳米颗粒组装排列形成金纳米膜,实现了圆偏振光的精准区分与识别,研究工作于3月15日在《自然—纳米技术》...
03-16
2022
江大“神仙” 闺蜜双双保研
【无锡日报】近日,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对“神仙”闺蜜王婷婷和吴柔芬成了校园红人 ,她们4年来是同班同学、舍友、同事、队友。目前,两人均推免至浙江大学。“很幸运,志同道合的人就在身边。”采访中,王婷婷和吴柔芬不约而同地说道。 同行路上充满巧合 王婷婷和吴柔芬的首次合作是在大一上学期的英语研讨课上,她们在同一小组,想法和节奏都很合拍,课堂效果极佳。正是这次合作,让她们坚定了彼此共...
03-15
2022
江南大学“五个坚持”助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
【教育部门户网】江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相关工作安排,以教育帮扶为根本、产业帮扶为基础、文化帮扶为依托、消费帮扶为支撑、社会帮扶为补充,持续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助力贵州省从江县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教育为本,赋能乡村振兴。积极对接筹款20余万元,建设改造从江县上歹小学、独洞小学等学校教学楼、足球场。组织法学院、人文...
03-11
2022
关于疫苗研发,高校科研团队有重大发现!
【中国青年网】近日,江南大学胥传来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独特的手性纳米免疫佐剂能均衡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不但为保护性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治疗性疫苗研发指明了方向。 据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胥传来介绍,自1926年以来,铝佐剂一直用于人类疫苗的研制。然而,铝佐剂只能激活体液免疫,无法有效激活细胞免疫应答,抗病毒感染的效果非常有限...
03-11
2022
补足志愿服务“最后一米” 无锡“时间银行”互助模式正式启动
【荔枝网】为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更好地拓展梁溪区志愿服务领域,集聚志愿服务力量,大力培养志愿者队伍。3月9日上午,无锡市梁溪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季暨“时间银行”互助模式正式启动。“志愿服务时间银行”通过“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兑换标准”等制度设计,把大家奉献的爱心、付出的时间,用时间银行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便志愿者在有需要的时候兑换相应的服务,鼓励和支持全社会的志愿服务行为,保护志愿者...
03-08
2022
当国画团扇邂逅丝巾美学与香氛,妇女节高校团宠师生
【紫牛新闻】“鸟语蝉鸣,石榴花开,高山密林,划舟采莲,我画的这幅团扇虽然小巧,但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参加品味团扇国韵之美的张同学开心说到。团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国际妇女节,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精心组织了“走在春天里”系列活动,“春日优雅——丝巾美学与香氛邂逅”“春风与你 我们一起——品味团扇国韵之美”“奔向春日——周末跑步活动”等等。丝质,形若流云,...
03-07
2022
江南大学:以师生为中心,将实事办实
【江苏教育报】“圆二色谱、透射电镜这些仪器价格昂贵,我们平时都不太敢单独操作,现在问题总算解决了!”张嘉萌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曾对于如何操作大型仪器很是苦恼。最近,她惊喜地发现,实验室定期通过多种形式为校内外师生开放培训并提供实操机会,她的烦恼迎刃而解。张嘉萌的经历得益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的“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2021年,该支部依托全国高校“双带头...
03-07
2022
江南大学教师党支部“四个引领”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落地见效
【中国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始终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依托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特色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优势平台,自觉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基石,以示范引领为抓手,以创新引领为动力,以实践引领为主线,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努...
03-04
2022
我国科研团队揭开结直肠癌“改造”巨噬细胞的新机制
【科技日报】“我们团队经系统性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受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而且与肿瘤微环境特别是肿瘤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3月3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黄朝晖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胜林课题组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揭示了结直肠癌细胞利用巨噬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具体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Science...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