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11-01
2018
《自然•通讯》报道匡华研究团队手性纳米材料可视化表征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细胞自噬过程是细胞成分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基础。自噬调控的紊乱与许多疾病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精准调控自噬反应的过程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我校食品学院匡华教授研究团队利用核酸自组装技术,将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内嵌入贵金属纳米颗粒手性四面体中,获得L/D型的手性纳米结构(UYTe),通过监测圆二色光谱信号和上转换发光信号,实现了细胞的自噬程度的定量分析以及细胞自噬过程的可视化表征。相...
10-31
2018
2019 USNews最新发布:我校农业科学进入世界前十
2018年10月30日,2019 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发布,我校农业科学位列全球第7名(全国第2名),这是我校农业科学在USNews排行榜上首次进入世界前十。此前我校最好成绩为2017年的全球第11名(全国第3名)。USNews排行榜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发布的一项世界大学排名。USNews排名与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并列为世界四大大学排名 。USNews采用60多个...
10-31
2018
江南大学“四个导向”扎实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部门户网】江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目标、需求、效果、从严四个导向,着力在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上下功夫,以科学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坚持目标导向,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和党校牵头,分层次、...
10-26
2018
生物工程学院倪晔教授团队揭示醇脱氢酶立体选择性识别双芳基酮的催化机制
光学纯的双芳基醇是一类重要的手性砌块化合物,可通过不对称还原其酮底物而获得。双芳基酮化合物具有两个大位阻的芳基侧链,通常被称为“难还原”酮类。近日,生物工程学院倪晔教授团队采用“极性扫描”策略(polarity scanning),获得立体选择性显著提高和反转的醇脱氢酶突变株,并通过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提出了醇脱氢酶KpADH在立体选择性识别并催化双芳基酮底物时的“极性门”机制。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
10-24
201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张悦莅临我校开展讲座
2018年9月17日,应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邀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张悦来环土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会议由李激教授主持,学院6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张悦作了题为“环境工程呼唤跨界型人才”的专题讲座,首先,他阐述了环境工程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特性和环境工程实现创新突破的难点所在,由此引出了环境工程需要跨界型人才的会议主题,既需要“T型人才”的一专多能,又需要型人才”的两专多用。接...
10-16
2018
我校青年教师唐忠宝在团中央调研座谈会上做专题发言
近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到江苏调研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了江苏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我校青年教师,校团委挂职副书记唐忠宝作为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并做了专题发言。唐忠宝的发言从“融入”到“引导”的角度阐述了面对“95后”、“00后”学生群体做思想引领工作的方法;从“理直气壮讲马列”引申出一个思政教师对于当前思想引领工作内容和创新形式的思考;从“少说正确的...
10-14
2018
第八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在锡召开
2018年10月10日至12日,第八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本届会议由江南大学、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共设有20场大会报告、63场分会场报告,来自80个高校、研究所以及30余家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参会。11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许正宏主持,江南大学吴正国副校长和中国发酵产业协会石维忱理事长分别致欢迎辞,对此次大会的胜利召...
10-11
2018
东南大学王承祥教授应邀来物联网工程学院作专题报告
近日,东南大学王承祥教授应邀来到物联网工程学院,做了题为“5G及B5G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及信道模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电子工程系李正权教授主持,通信工程专业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会上,王承祥首先介绍了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采用的新型网络架构和一些关键技术;接着讲解了引入多频段多场景下的一些新的5G信道统计特性,并具体分析10个现有5G标准化信道模型的优缺点及是否能够表征5G关键场景的信道特性。报告提...
10-10
2018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非天然α-功能化有机酸合成的研究成果
C-H键功能化介导的小分子不对称组装是合成非天然α-功能化有机酸的重要方法。如何利用生物法组装非手性小分子,实现α-功能化有机酸的绿色合成,是一项被高度关注话题。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立明课题组(www.fmme.cn)建立了一种模块化多酶级联方法,利用手性基团“引入—删除—再引入”的重置策略,实现了45种非天然α-功能化有机酸的生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以“Asymmetric assembly of high-value α-functionali...
09-27
2018
我校召开教务学工联席会议研讨本科生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上午,教务学工联席会议在行政楼307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朱拓、副校长纪志成,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研讨我校本科生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由纪志成主持。会上,纪志成以“全力提高我校本科升学率”为题作了报告,介绍了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基本情况,深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思想建设、机制保障、教学改革、管理服务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