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理学院在学校领导下,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四个有力举措,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招生宣传、聚焦招生细则,提升生源质量。学院面对众多考生的多样化需求,确定生源范围和宣传对象,了解考生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和对研究生教育的期望,坚持以考生为本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有的放矢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和策略。在学校招生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学院研究生招生部门与考生的互动平台,充分调动导师及在校学生的力量,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举办研究生导师招生宣讲会及学术讲座等多元立体招生举措,构建学校与学院、学科与导师、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研招宣传体系,多角度、多渠道推介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优化招生细则和复试办法,注重能力考核。近年来,在多举措开展下,学院优质生源比例持续高位且稳定上升,2018年,211及以上生源占比40.7%,其中“光学工程(学术型)”专业211及以上生源比例达100%;2019年,211及以上生源占比58.9%;2020年,211及以上生源占比63.4%。
加强日常管理、聚焦培养质量,完善质控体系。推出“培养过程督查、定期清理学籍、开展中期考核、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等系列举措,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控体系建设。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精心设置前沿性课程、优化学科专业方向、使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近三年,在校研究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4项,一作发表科研论文223篇,其中SCI论文137篇。探索多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对接行业需求,将研究生参与专业实践纳入培养计划,目前,与相关企业构建10个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其中2个被评为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在“产学研”背景下实现 “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学位论文自我抽检、院内全盲及预答辩制度并将论文抽检质量与导师招生资格挂钩,全面提升学位论文质量,近三年省论文抽检优良率100%,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省优秀硕士论文比例近2%。通过国际合作、国际会议拓宽研究生视野,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近三年10余名同学获得学校资助赴国外优秀大学游学,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扩大国际影响。
加强师资建设、聚焦导师队伍,提升育人能力。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学院以增强导师培养人才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着力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进一步落实导师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贯彻执行省“十不准”条例,筑牢质量第一关口。完善导师培训体系,聚焦导师队伍质与量,切实提高导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学院62名导师,均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95%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占比29%,副教授占比71%,5名博士生导师,近三年获得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并聘请二十余位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组成联合团队,针对行业需求开展专业硕士“定制”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健全导师评价机制,并与导师招生数量挂钩,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规给予相应处理,促进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加强就业引导,聚焦学生发展,培养高级人才。在学校就业引导大会、企业入驻宣讲会等“零距离”接触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科学把握研究生群体就业需求,结合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把握,引导广大研究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 “正确分析自己、正确对待就业、正确思考未来”,为广大研究生在追求自我价值与满足社会需求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与实现平台,近三年,我院研究生就业率达98%以上。鼓励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有志于从事学术的毕业生继续深造或赴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进修,近两年出国升学率持续上升,由2017年的5.3%上升至2018、2019年14%左右。加强重点行业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发挥校友优势资源,建立校友与学院可持续互助机制,向社会募集资金,设立除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之外的至新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学子的突出表现,培育“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研究生教育文化,着力为祖国培育科技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