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联盟2025年度会议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2025-10-22  文:于书娟  来源:人文学院

10月19日,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联盟2025年度会议在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以“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与教育学科发展”为主题,旨在强化学科联盟单位间的交流协作,共同研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学科发展路径。会议由秘书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学军教授主持,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康宁,委员皇甫立同、陈秋苹,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8家江苏省高校,共计26位教育学学科联盟代表、学科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由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院伍红林院长致辞。他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强调教育学科专业发展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非常重要,需从专业布局、培养模式、协同育人、学科交叉等方面推进优化。伍红林表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院愿与各方携手,共同参与到江苏省教育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来。

随后,三家联盟单位代表作专题分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建华介绍了该院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国内主要高校教育学学位点的比较,他提出以“突出优势方向、补强关键方向、发展新兴方向”为总思路,从需求服务、高峰亮点、内容内涵三方面进行学科专业设置优化。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吴东照,根据国家、江苏省学科专业优化政策与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指出了当前教育学科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他介绍了南通大学教育学科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招生及就业数据,以及课程体系改革方向,指出未来应从招生“精准瘦身”、拓展“多元入口”、重构课程、拓展“出口”四个维度,推动学科设置适配教育需求。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院伍红林回顾学院发展历程,介绍招生规模与研究平台情况,总结学科在基础研究、交叉领域、特色打造等方面的特点及成效,提出将从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校地协同等方面,探索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在共同研讨环节,各联盟单位代表和教指委委员围绕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展开深入交流。聚焦于少子化与人工智能时代挑战、本科专业发展与转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学科资源获取、校地协同育人、博士点申报与建设等关键问题,与会联盟单位成员各自分享经验,共同探讨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

在教指委委员指导环节,与会委员纷纷发表意见。陈学军秘书长肯定联盟单位的交流内容贴合实际、聚焦关键,并向江南大学致谢;陈秋苹教授认可江苏省教育学科的发展优势,建议拓展老年教育、借鉴国外模式优化培养制度;皇甫立同副院长从国家期望、地方需求出发,提议联合地方理工类院校培养未来师资,并建议在本科课程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助力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学生心理问题。

会议最后,吴康宁进行总结发言。他对江南大学承办该次会议表示感谢,并对参会代表的高度投入表达赞赏。吴康宁肯定了三家联盟单位专题分享的价值以及各联盟单位应对困难的积极态度,指出当前教育学科面临许多共性问题,强调“势比人大”和“人应事变”,应“在改革中坚持”和“在妥协中前进”。吴康宁明确,联盟的核心价值在于“交流分享、相互启发、抱团取暖”,并提出教指委后续的发展计划。

大会现场

王建华介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情况

吴东照介绍南通大学教育学科发展情况

伍红林介绍江南大学教育学科发展情况

吴康宁总结发言

阅读(

编辑:王振彬

审核:徐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