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近日,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开展“家校同心·携手育人”暑期资助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学生家庭走访、资助政策乡村行及新生资助电话接听等,用“传声筒”传递政策暖意,以“记事本”镌刻成长轨迹。
家访慰问:用真情帮扶解决实际困难
7—8月,学院辅导员丁嘉铖、麦日帕提·马热木赴贵州贵阳,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开展实地家访。
在贵州,丁嘉铖走进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看望学生患病母亲,与学生及其家长深入交流。他代表学院送上慰问品,了解了受访学生的家庭情况,围绕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并结合学生在校表现,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方面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在新疆,麦日帕提·马热木走进少数民族学生家中,院子里种着几株葡萄藤,绿意盎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她详细了解了该家庭的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她向学生及家长介绍了学校“大病医疗补助”“国家助学金”等政策,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原来学校有这么多好政策!”学生母亲握着她的手,连声道谢,“这下娃不用总惦记家里了。”
走进第二户学生家中,一间小小的便民超市映入眼帘,这便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交谈中,麦日帕提·马热木了解到学生不仅懂事能干,还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成绩始终保持优秀。针对学生情况,她重点讲解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政策。“太好了!这样我就能更专注于学习了。”学生眼里闪着光说道。
资助政策乡村行:让惠民春风吹拂山区童心
贵州黔东南独洞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为打通资助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丁嘉铖立足国家教育资助体系,结合学校实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讲解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要点,对申请条件、资助标准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解读。面对孩子们的提问,他耐心回应,确保政策内容入脑入心,激发大山孩子求学奋进动能。
新生资助电话接听:以细致服务筑牢入学保障
随着高校录取工作的有序推进,新生及家长对资助政策的咨询需求日益增加。为及时回应关切、消除后顾之忧,江南大学开通新生资助咨询热线,8月4日-5日,丁嘉铖承担了暑期电话接听工作,为新生及家长提供精准政策解读服务。
“国家助学贷款能贷多少钱?”“勤工助学岗位是怎么申请的?”……面对电话中传来的各类疑问,他依据政策文件准确作答,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本次暑期资助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落到了实处,为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强后盾。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助力更多学子在追梦路上勇往直前!

丁嘉铖在贵州家访

麦日帕提在新疆家访

麦日帕提在新疆家访

丁嘉铖进行资助政策宣讲

丁嘉铖接听新生资助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