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青春勇担当,实践绘江南㉟】 “AI启程”少儿编程科普实践团再赴贵州 点亮侗族少年“AI”的星光

发布日期:2025-08-20  文:“AI启程”少儿编程科普实践团(贵州线)  图:“AI启程”少儿编程科普实践团(贵州线)  来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AI 启程”少儿编程科普实践团,自2023年成立便面向科技教育薄弱地区,以编程启蒙与人工智能知识普及助力教育公平,践行“科技强国、教育先行”的使命。

近日,“AI 启程”少儿编程科普实践团(贵州线)再度启程,实践团成员跨越千余公里,第二次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独洞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少儿编程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秉持“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构筑“五育并举”教学框架,为孩子们推开一扇通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

编程启蒙,智育点亮科技梦

实践团的第一堂课,从“认识键盘朋友”开始。“如何让屏幕上的小光标移动?怎样才能打出自己的名字?”孩子们带着任务,亲手触摸键盘,尝试按不同的键,观察屏幕上字符的出现和光标的变化。通过分组探索和讨论,他们发现了字母键、数字键、空格键和回车键的功能。当第一个孩子成功打出自己的名字时,孩子们纷纷围过来,眼神中满是探索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份探索欲,在AI文生图环节持续迸发。“现在,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画画助手’,你只要用文字告诉它你想画什么,它就能画出来!快构思一下你想画什么!”实践团成员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脑袋凑在一起:“画一座高高的侗族鼓楼,周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天上飘着白云。”几秒钟后,一幅符合甚至超越他们想象的图画出现在屏幕上时,教室里充满了惊叹与欢笑!

在之后的课程中,实践团成员还鼓励他们比较不同描述产生的效果,理解“描述越具体,画得越像”。这个过程,孩子们不仅是使用者,更是创造者。他们学习如何将脑海中的抽象想象转化为精确的语言指令,并通过AI技术将其可视化,锻炼了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人工智能”的直观理解。

五育并举,多维浸润助成长

德育为先:光影照亮逐梦路

当《山花烂漫时》略带云贵口音的台词出现时,屏幕前的小脑袋们凑得很近,耳朵竖得直直的。“你们看,读书能让我们走得更远,也能让我们有能力回来建设家乡。”实践团指导老师丁嘉铖拿出资助政策手册,用孩子们能懂的话讲着:“如果将来想走出大山学更多知识,会有很多人帮你们,钱的事不用操心,你们只管努力就好!”那天的课后,有孩子在纸条上写:“我想考大学,像电影里的人一样厉害。”

体育为基:脚步跃动少年气

操场上的水泥地被晒得有些发烫,却挡不住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跑道上、攀岩场、球桌边,处处洋溢着青春热情。几个孩子手脚灵活,攀岩场只需几分钟就攀到顶部;另一边的小花毽在孩子们脚尖、膝盖、肩头灵活翻飞,清脆的毽子碰撞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明明是慢悠悠的节奏,却多了几分灵动的热闹。

阳光把每个人的影子钉在地上,又被奔跑的脚步扯得忽长忽短。那些跳跃的、追逐的、互相加油的身影,藏着运动最本真的模样 ——是生命在阳光下自由舒展的律动。

美育为魂:指尖绽放想象力

手工课上,彩纸和粘土,画纸与彩笔都成了孩子们的“魔法道具”。折纸时,有的孩子把船帆折得特别大,说“要载着知识漂到山外面”;捏粘土时,有人用棕褐色捏出鼓楼的尖顶,再粘上亮晶晶的碎片当银饰,“这是我们村的鼓楼,AI画过,我也能捏出来”;有人在彩纸上画下和实践团成员一起敲键盘的场景,小人儿们的头顶都冒着代表开心的小圆圈……

音乐课的歌声总裹着孩子气的雀跃。实践团成员抱起吉他弹起《一路生花》的前奏时,原本嬉笑的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悄悄跟着旋律。“这首歌讲的是带着梦想往前闯,就像花儿一路开着那么美。”成员解释着歌词里的意思。孩子们拉着成员们围圈而坐,有人跑调却唱得最响亮,有人边唱边跳,唱出希望与梦想。

劳动为本:双手擦亮小天地

“教室是我们第二个家,要干干净净的才好。”实践团成员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行动起来。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拿起扫帚认真清扫教室门前的落叶与尘土,有的负责擦拭课桌椅和窗台,还有的将活动后的手工材料分类整理、归置整齐。劳动过程中,成员们一边示范正确的清扫方法,一边向孩子们讲解保持环境整洁对健康和学习的重要性。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小脸通红却洋溢着成就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他们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和责任意识,更在实践中理解了“劳动最光荣”的朴素道理。

结营仪式,一路生花汇星光

在数天的充实学习与欢乐互动后,终于迎来了温馨而隆重的结营仪式。仪式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拉开帷幕。

成果展示环节,小小“程序员”们轮流上台,用稚嫩却自信的声音介绍自己的AI绘画作品——蜿蜒的巨龙、鲜艳的玫瑰花、华丽的水晶鞋……稚嫩的声音里藏着骄傲,台下的掌声一波盖过一波。实践团精心定制了荣誉证书,孩子们接过证书时,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孩子们也为校长、书记和实践团指导老师准备了独特的奖状,感谢他们多日的教导。

独洞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守强高度赞扬了实践团十天支教的成果,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的输入,更是视野的开拓和信心的建立。他期待“AI启程”的火种能持续燃烧,吸引更多力量关注乡村教育,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独洞村小学校长杨胜回顾了实践团到来后校园里发生的可喜变化,从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到课堂上踊跃的发言与创造,都让他看到了科技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他衷心感谢江南大学师生为学校带来生机与活力,并勉励独洞的孩子们将这份学习热情延续下去,继续努力。

最后,全体孩子用清澈的童声合唱了一首《一路生花》。悠扬的歌声在校园上空回荡,歌声中,是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实践团成员心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

十天太短,短到不足以把所有知识塞进课堂;但十天又很长,长到足以在孩子心间播撒星光。“AI 启程”从不是一场单向的奔赴,而是一次教育的双向共鸣:孩子们在键盘上敲出对世界的好奇,实践团成员在他们眼里读懂教育的意义。那些键盘声、欢笑声、歌声,会变成孩子们梦里的光。2025年的夏末,只是星光洒落的开始—— 希望那些在山水深处播下的火种,会在未来某一天,连成照亮天际的银河繁星。

开营仪式合照

结营仪式合照

介绍键盘

上机课指导

学生记笔记

阅读(

编辑:丁嘉铖

审核:王莉莉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