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精彩假期 食育科普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新疆昆玉

发布日期:2025-08-05  文:连 荷  来源:中国食品报
资料来源 中国食品报

【中国食品报8月5日】《山海经》曾以“昆冈出美玉”喻指珍宝之地,如今,以“昆玉”为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玉市,正以其丰富的地域特产与蓬勃的发展活力,吸引着青春学子的脚步。暑假期间,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4连,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活动。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边疆发展,用实际行动与青春热血,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书写着新的篇章。实践队员们不惧艰苦环境,为当地带来了具有江南风味的文化活动和科普教育,为连队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以挺膺担当之姿,为建设边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出青春力量。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成员参加调研活动

从“锁边”到“扩绿”:锁边工程谱写大漠新篇

实践团首站抵达224团新开发的7.38万亩土地。在当地农户的陪同下,参观沙漠中顽强生长的石葵、土豆和西瓜等农作物。得益于干旱气候与充足日照,这些农作物不仅含糖量高,更富含维生素和天然矿物质。从作物的沙漠种植技术到全面覆盖的滴灌、喷灌系统,实践团成员们无不为这一工程奇迹所震撼。汽车穿行在沙漠公路上,一路伴随着一望无垠的沙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驻足时,讲解员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大漠边疆的“锁边工程”——长达3000余公里的绿色阻沙带和30余万亩的良田,共同铸就了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范。随后,实践团走进茫茫大漠,切身感受壮美无垠的瀚海与铺天盖地的风沙。从“锁边”到“扩绿”,正是戍边战士与技术人员日夜兼程、攻克难关,才成就了这一壮举,谱写了从沙漠到绿洲的时代新篇。

赓续红色血脉:老兵精神薪火相传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青春建设边疆,以无私奉献铸就时代丰碑,他们就是——沙海老兵。实践团与石河子大学的青年学子共同前往47团沙海老兵红色区域,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述沙海老兵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的英雄事迹:他们骁勇无畏,挺进和田,终其一生扎根建设南疆。展墙上镌刻着一位位英雄的名字,他们不慕名利,一句“和田驻军万不可退”的命令,让他们毅然决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沙漠。“你们出过和田吗?没有。你们回过老家吗?没有。你们坐过火车吗?没有。”这连续三句沉重的“没有”,正是老兵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无声誓言。他们生动诠释着“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兵团精神”,用生命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军垦诗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前,实践团全体成员肃然起敬,认真聆听讲解,向革命先烈致以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2024级本科生郭凌旭表示,“踏上新疆昆玉市224团4连的土地,黄沙与绿洲交织的景象便在眼前铺展开来。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跳出书本里的文字,真正触摸到了兵团大地的脉搏,更在与土地、与乡亲的联结中,读懂了‘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深刻意义。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动与收获,把在基层学到的坚韧与热爱融入成长之路,让青春在服务人民、扎根大地中绽放真正的光彩。”

在224团5连,实践团依次参观讲习所、家风家教馆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当晚,实践团转赴农产品基地,调研并品尝红枣、巴旦木、葡萄干等果干,参观创意研发展品,如红枣创意咖啡、红枣普洱茶饮、枣肉苁蓉、枣雪菊等。

实践出真知:食育课堂探索营养秘密

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实践团成员们走进224团4连活动室,为小朋友们带去一堂名为“七彩假期 食育童行”的科普课程。实践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食品知识,并通过生动的实验带领小朋友们探索食物背后的科学秘密。

在“饮料成分放大镜”环节,实践团为小朋友们揭开饮料的神秘面纱。通过展示不同饮料的照片,讲解其种类和配方构成,揭示这些日常饮品背后隐藏的健康秘密。当听到“一瓶500毫升可乐含有52.6克糖”时,小朋友们无不为之惊讶。这一数字远超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糖分摄入量。为了巩固知识,增添课程趣味,实践团还通过小实验直观演示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过程,不仅深化了孩子们的理解,也为课堂造就了不少乐趣。

除此之外,实践团与石河子大学的食品学子还携手合作,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与动手实践中拉近彼此距离。在“食育运动会”上,实践团引导当地青少年从科学层面认识特色美食,并通过投壶和沙包游戏帮助他们分辨健康食品,使学习趣味盎然;在“多彩民族餐盘”活动中,孩子们亲手用黏土巧妙制作出馕、烤肉、葡萄等本地食物,展现出丰富创造力;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食育”活动中,实践团为孩子们介绍四季饮食特色,并带领他们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石榴花馍”活动中,实践团以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花为造型,同孩子们一起制作独属自己的石榴花馍。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深化了他们对多元文化与民族融合的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刘佳感慨地说:“初到昆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如画卷在眼前展开,让我心生探索之趣。食育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向孩子们传授知识,而且让他们对健康饮食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在与石河子大学师生的交流中,思维碰撞出绚烂火花,不同观点交织,拓宽我的认知边界。这次实践是我成长的宝贵财富,它让我明白实践的意义,更懂得在交流与体验中收获成长,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

实践期间,石河子大学副校长李鲁华高度肯定师生们吃苦耐劳、担当奉献的精神,并叮嘱大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务必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希望同学们能将课堂所学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用青春力量服务地方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

原文链接:https://www.cnfood.cn/article?id=1952343122810867714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